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谁来养活调查记者

2018-10-16 15:18:42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作者:叶铁桥

摘要:  这个社会仍然需要舆论监督和调查性报道,仍然需要“刺耳的声音”来振聋发聩。

  凌晨2点多,一行人走出报社大门,迎着清冷的风。

  犹记得那是2014年12月30日,我所供职的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成员拼完最后一块版,从报社离开时的情景。

  第二天,这个部门宣告解散。

  2015年是调查记者这个物种衰落得最厉害的一年。在中国青年报之后,2015年4月南方都市报撤销深度周刊。5月,京华时报撤销深度部。同月,北京青年报裁撤深度报道版组。年底,华商报撤销深度部……

  虽然深度部不全然做调查性报道,但调查性报道几乎全是深度报道。曾几何时,几乎每家市场化媒体都成立独立的深度部,通过对重大选题的策划和操作赢得声誉。

  这里面的佼佼者,像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财经、财新、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新京报等媒体,以一篇又一篇直切社会阴暗面的调查报道,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一些代表作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中国式收购》《周永康的红与黑》等,成了调查报道史上的名篇。

  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每逢社会有大事,总会有人出来惋惜调查记者的衰落。至于衰落到什么程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曾做过调查。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他们通过媒体负责人、不同区域有威望的调查记者及调查记者经常使用的QQ群等三种方式,建立了首个全国纸媒调查记者全样本名单数据库,当时确定的调查记者样本有334位。2016年和2017年,他们开展的第二次中国调查记者全国调查,核定的调查记者共175名,比6年前减少了159名。

  短短6年间,几乎减少了一半。

  调查记者人数的减少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在于,因为知名深度部门的裁撤,年富力强的骨干纷纷出走,这个行业出现了断层。现在,调查记者那种你追我赶的业务氛围和蓬勃向上的劲头不见了,名篇佳作也越来越罕见,虽然仍有同行在坚守着,但每况愈下的局面已难以逆转。

  调查记者作为一个职业门类的衰落,其实是跟传统媒体的衰落轨迹同步的。传统媒体原本还期待能用调查性报道来对抗下滑的趋势,认为这种报道形态才能真正体现媒体的价值与意义,且有不可替代性,谁承想这个报道门类不仅不如想象中争气,相反还显得与时代强烈不适配。一些传统媒体原本调查性报道是优势,但放在移动端提供给受众时,常常陷入乏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今年疫苗事件发生后,自媒体人“三表”注意到这种现象:“棱镜”团队是这次“疫苗”事件中为数不多深入长生生物做实地走访调查的,他们发出的那篇《造假不断,6年销售上亿支,长生生物疫苗流通链调查》,48小时过去了,阅读量还没到10万。相反,给调查记者“哭丧”的那篇文章转到10万+了,一些拼拼凑凑剪报体的文章也转到了10万+。“三表”的结论是,就像中国人根本不爱踢足球一样,中国人也不爱看“调查报道”。买方市场萎靡,卖方市场怎么可能兴盛?

  确实,调查性报道周期长、耗精力多、风险也大,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它是媒体竞争的利器的话,那么,进入内容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需要慢工出细活的“纯手工产品”,就不免像价格居高不下的奢侈品。在讲究经济实用的时代,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奢侈品,注定会走向式微。

  但中国仍然处于大转型时期,社会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利益群体越来越趋于多元,各种阵痛和矛盾依然存在,有些还很尖锐,社会当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仍然很普遍。所有这些问题,光靠来自体制内或民间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个社会仍然需要舆论监督和调查性报道,仍然需要“刺耳的声音”来振聋发聩。

  但问题在于,在现在的形势下,谁来养活调查记者?这个行当之所以存在,不能光靠理想和情怀,也需要扎实的物质基础做支撑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但现在不论对于媒体还是调查记者个体,现实土壤都已经越来越贫瘠了,而社会实践中,也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所以,可以预计的是,以后每逢大事,对调查记者的怀念仍将继续下去。但如果社会仍然找不到应对之策,下次对调查记者的调查,会发现调查记者的人数变得更少。

  (作者为“刺猬公社”创始人)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