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一起命案可能毁掉十年累积的公共安全感

2018-11-16 17:53:18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现实与网络的连接,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容半点敷衍忽视。

  这是最安全的时代,也是最危险的时代。

  安全在于,我们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该持有有史以来的最大信心,也可以相信法律对于人身的保护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顶配;危险则在于,每个人都无处遁形,个人信息展露无遗,更可怕的是网络时代,每一起恶性事件引发的感同身受之深刻也远超以往任何时候。

  一起孤立的安全事件如何形成公共安全事件?大概就在这种感同身受上。

  一起命案发生后,广泛关注并不一定促使其演变成公共安全事件。只有被害人的身份、涉及的情境、案发的地点特殊性等因素,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的审视,触动每个人设身处地去理解感受,事关每个人最基本的利益时,它才发酵成公共安全事件。

  时代在变得更安全,但人们感知到的不安全感更多。校门外到处都是接送上下学的孩子的家长,甚至高中生也不敢独自回家,女生夜晚出门、独自乘车变成冒险行为。拜“舆论”所赐,现在不安全感极易弥漫。

  在安全事件传播中,舆论场的负面情绪往往非常强烈,对当事人的“惋惜”、对相关部门的“气愤”、对公共安全现状的“悲观”。公众对于事件核心问题的讨论往往集中爆发,形成严密强烈的攻势,直指政府部门或者企业组织。由此可见,与对安全的高期待相比,现状往往容易挫伤公众的心。累积十年形成的安全感,极有可能因为一起命案的传播不力顷刻崩塌。

  现今的不安全感,少不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播规律渲染,也离不开全网起底、毫无保留袒露实情。不要小瞧几条热搜、几个热点话题推送的力量,全民参与制造出的恐慌,很多人力投入都难以缓和、弥补。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几乎不再有把坏事办成好事的可能。官方对于舆论的诘问应接不暇,应对措施捉襟见肘,传统的“领导重视体”早已淘汰,很多官方机构也在积极应对,摸索更加高效及时、与时俱进的应答方式,一些能够彰显正能量的片段或许才是最大的助手。

  今年初的北京西单大悦城持刀砍人事件中,砍人视频的传播,对事件细节的讨论,也扎扎实实地给群众带来安全恐慌。不过,这起公共安全事件却可以称得上处理范本,因为公安民警响应迅速,追击嫌疑人快速干脆,而在场的保安也反应敏捷,尤其一名女民警与逃生人群逆行前往案发现场的场景,令人感到踏实。

  这种正能量场景的传播,确实抵消了事件的负面影响,也是对安全恐慌的极大缓和。公众都想看到一个积极乐观、专业细致的处理人员,看到事件被高度重视、专业处理,谁愿意面对一个封闭、被动、滞后的消极消息源?如果相关负责人连话都说不明白,公开的事件细节经不起推敲,任由谣言散布传播,公众始终无法获知真实可靠的事件进展,拿什么去安抚被恐慌淹没的焦躁不安的公众?

  这样的标准不是专门针对政府部门,对于负有责任的企业也一样适用。公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脉相承,安全感崩塌,信任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安全事件传播的原则也非常明朗。首先,要快。纵观近年来的公共安全事件,公众诟病不断的就是等待数小时都没有正经的官方通报公布,反而是小道消息混杂着流言谣言源源不断。并非人们天然愿意相信谣言,而是在极度信息饥渴的时刻,率先占领舆论场的往往能引导观点走向。真相跑不过谣言,就只能受其压制。

  其次,人命关天的原则一定要体现得彻底。一些官方通报简单粗暴、态度冷漠,没有体现对受害者的人道主义关怀,这都是极度忌讳的,很容易被情绪激动的公众视为官方级别的漠视,引发更大舆情。当然,这个原则并非一两句话可以体现,要有快速的响应机制,全面客观理性的案情介绍,不间断的后续跟踪,更要有字里行间的重视。

  感同身受,已经是网络时代一种感知世界最快速的方式。而这种现实与网络的连接,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容半点敷衍忽视。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