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口述实录的魅力

2019-01-23 15:36:5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口述实录”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记录下最生动、最真实的细节。

  读史,不经意间就会有些令人心动的发现;如果这些发现和你的专业有关,那就不是心动,而是激动了。

  太史公司马迁其实就是一位记者。记者采访,无非三种形式:第一是从各种公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第二是对新闻现场的考察、记录,第三是通过访谈获得信息。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和这三种方式完全匹配:既广泛参考官方档案,又有实地考察和访谈。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司马迁在某些环节的写作中,居然有“口述实录”的影子。

  口述实录是当前常用的一种采访方式,即由历史事件当事人或其子女口述记录和保存历史。从大的范围而言,它也属于人物访谈;和普通访谈不同的是,它的采访对象与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访谈,和“局外人”“研究者”的访谈相比,一般会更加真实、更加可信。毕竟,如果是局外人,以讹传讹的东西就比较多。一个经典的段子是,某年溥仪去故宫,一位专家正在给游客介绍一幅照片,说照片里的某人是谁谁谁。溥仪当即指出其说法有误。专家不认识溥仪,说:“我研究故宫几十年了,怎么会错?”溥仪无奈地说:“你研究多少年暂且不论,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认错我爹!”段子的真伪无从考证,但至少可以说明,事件的亲历者或者其子女对事件的介绍,即便存在故意隐瞒遮丑的情况,可信度一般也会高于他人。

  司马迁的《史记》,从黄帝一直写到了和他同时代的汉武帝,有些篇章,因为时间上距离较近,完全有进行“口述实录”的可能。不过,“口述实录”出来的东西,虽然客观,却无法呈现文采;对文笔十分看重的司马迁,在写作的时候,自然进行了还原,让这些“口述实录”不动声色地淹没于太史公的恣意文笔之中了。

  所以,要想知道《史记》哪些“采访”属于“口述实录”,就需要对《史记》的采写过程进行还原。而这的确有迹可循。

  《项羽本纪》是《史记》最精彩的篇章,里面的一些内容也容易引发质疑。比如项羽临死之前,把仅剩的28名骑兵分为4队,冲击数千汉军骑兵,居然成功突围,且仅阵亡2人,打“赢了”人生的最后一仗;乌江畔,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过江;身受重创后,他看见包围自己的汉将中有个认识的“故人”吕马童,说“听说汉王以千两黄金、封万户侯悬赏我的头颅,既然是老朋友,就把头颅送给你了”,遂拔剑自刎……

  这些故事都太传奇,导致有不少人怀疑司马迁是在写小说。历史学家李开元给我们揭开了谜底:这些内容,理应是司马迁通过“口述实录”获得的珍贵史料。

  《项羽本纪》中有一个细节:汉军追杀项羽、项羽指挥28骑士反攻时,一个名为“赤泉侯”的汉将,被项羽一声怒喝,人和马都吓得倒退了好几里地。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就在赤泉侯身上。

  赤泉侯名叫杨喜。项羽自刎后,他抢得了项羽遗体的一部分,被封为赤泉侯。杨家由此发达起来,逐渐成了豪门大族,东汉的杨震、开创隋朝的杨坚等,都是他的后裔。

  可以说,杨喜追杀项羽,是杨氏家族兴旺的起点;杨喜本人也好,他的后人也好,自然会将这一事迹大书特书;放在今天,肯定是要出本自传的。

  杨喜是战场的亲历者。出于对项羽的敬畏,被项羽怒吼吓退好几里地的糗事,也没有什么避讳,毫无保留地告诉后人。而司马迁和杨氏家族,又有一层特殊关系,导致他完全可以采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进行采访。

  司马迁的女婿,名叫杨敞。杨敞就是杨喜的曾孙,换句话说,司马迁和杨敞的父亲(即赤泉侯杨喜的孙子)是亲家。有了这层关系,司马迁了解“项羽之死”,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杨喜功成名就、志得意满,开始逃离喧嚣、尽享天伦之乐时,怎么可能不把自己那些精彩异常的战斗故事讲给孙子们听呢?对儿子,他或许还顾忌“长者的面子”,但在隔代的孙子面前,提提被项羽吓退的糗事,似乎也无伤大雅。于是,赤泉侯的孙子,可能就是对爷爷故事了解最全面的人,正是他的“口述实录”,成就了《项羽本纪》的精彩篇章。

  由此可见,《项羽本纪》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司马迁有条件采访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口述实录的魅力,正在于此:记者可以找到距离事件最近的人,从而记录下最生动、最真实的细节。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