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学子择业:沙拉、酱汤和自转、公转

2019-02-18 10:58:16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择业不应该是“新旧导向”,而应该是“内容导向”。

  我到南方一所著名大学做讲座,在机场接我的小伙子问:当年为什么选择现在所在的媒体?毕竟有更高层级的党报、更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我硕士毕业的2004年左右正是都市报的黄金时代,是地方媒体评论版最火的时候。

  我回答:工作并不是选最“好”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我建议新闻学子,如何可以选择的话,第一份工作尽量往更高的层面去闯闯。相比地市级媒体,省报的视角站位当然更宽阔;如果可以在省媒跟央媒间选,即使省媒收入高一些,离家也近,我建议还是到央媒去闯几年;本地媒体跟北上广深媒体,那还是到一线城市的媒体拼一拼,即使最终回到自己熟悉的城市,一线城市的视野和新闻锻炼能让你更优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选择,自然还是先去传统媒体完成原始的职业积累,不要被“纸媒快死”的聒噪所误导,报纸将记录那些死去的新媒体包括自媒体。

  第一份工作不是用来解决财务自由的,不是养家的,而是打职业基础的。择业不是盲目地就把自己签了,要有10年的职业规划,要有站在10年后看今天的自己的眼光和视野,避免“随遇而安”地被动就业。当然,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也要看具体情况。

  第一,媒体不是越大越好。当时我之所以没有选择更高层级的央媒,因为我想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想被一种强大的东西所同化。我现在所在的媒体,能用自己的文化包容新人的个性,就像一盘沙拉拼盘,单位文化就是沙拉酱,撒到你身上后,你身上会有沙拉酱的味道,但并没有覆盖你本身食材的味道,苹果还是苹果味儿,香蕉还是香蕉味儿。但如果一个单位的文化太强势,进入其中只能被同化,被模子刻成一个样子,失去自己的个性。就像进了酱汤锅后,食材失去了自己原先的鲜嫩。

  媒体人像地球一样,应该跟着太阳去公转,但也有自己的自转。我眼中的好单位,能带着员工漂亮地公转,但也不影响员工自己发光和自转。

  第二,并不是越传统越好,传统并不意味着“好”。虽然我日常仍不自觉地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二分框架来区分媒体,但实际上,我不建议新闻学子就业时用这种二分框架,应该进行这样的判断:是“可以做新闻”的媒体还是“不能做新闻”的媒体,是“有内容生产机会”的媒体还是“没有内容生产机会”的媒体,是“生产精品”的媒体还是“生产垃圾”的媒体。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已经向新平台进军,比如很多报纸都在走“脱纸化生存”之路,让自己在新平台上获得新生。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冰点周刊”在纸上仍保持着每周三个版内容的传统,在纸上可以触摸,传统的作坊生产,传统的选题气质,一群带着浓厚理想主义追求的人“用脚采访、用笔还原”,但很多时候“冰点”的话题是在公号平台和朋友圈中引爆的。比如前段时间成为现象级传播议题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周三在纸上的题目叫“教育的水平线”,没有引起讨论。周四在公号发布改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后,触痛了公众痛点,创造了无数10万+。2018年那篇《我站立的地方》,发在公号上改为适合网络传播的《西南偏南》,引发爆炸级传播。

  “冰点”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已很难界定,以最传统的方式生产新闻,却经常在新媒体创造爆款和引领现象级话题,这是媒体融合应有的方向。媒体应该用“好内容”还是“差内容”去界定,而不是技术和媒介。不要把新技术、新平台当成点石成金的幻术,好内容能跨越媒介而泛媒体化生存,报纸上有人看,新媒体上会有更多的人看;报纸上没人看,新媒体上更没人看。

  这种“分野”对处于择业焦虑和彷徨中的新闻学子非常重要,择业不应该是“新旧导向”,而应该是“内容导向”。不要被父母的视野所绑架,你的父母不懂媒体,他们只能看外在的身份:媒体级别,央媒还是地方媒体,部级还是厅级;体制身份,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收入层次,职位头衔,等等。这些都只是“给人看的”,业内人心里应该清楚媒体是“内容导向”的。再高的层级,再新的平台,没有内容生产机会,没有机会做“大报道”,永远只能是一个“小编”和“人手”。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