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疟原虫抗癌与科学传播

2019-03-19 14:35:37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作者:王大鹏

摘要:  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外有人提出了科学媒体化的概念。

  春节期间,一则来自科学界的新闻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陈小平研究员在中科院SELF讲坛上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即利用疟原虫成功治疗晚期癌症患者。SELF格致论道讲坛于1月28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相关的短视频,截至笔者撰写此文时,观看量已经达到495万次,转发2.7万次,点赞1.4万次,同时在3000余条的评论中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站队和分歧,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人嗤之以鼻。著名科普达人菠萝通过自媒体平台“菠萝因子”连发三篇文章,讨论这种做法是否“靠谱”,著名科普图书作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立铭也通过“赛先生”微信公众号撰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段对这种“疗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力图让公众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陈小平研究员的研究。

  因为笔者并不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因而没有资格对此发表看法,但是从我的老本行——科学传播来看的话,这里仍然有一些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的话题或者说视角。

  科学传播中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科学家与媒体的关系,因为科学家生产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经由大众媒体的传播后抵达了最终的消费者那里,但是在这个传播链条上有可能存在着一些“岔路”或者说误区,从而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曾经提到,“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内,科学与媒体、公众与媒体的关系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只侧重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体的作用。在诸多的科学传播模式中注重的仍是科学-公众的关系研究,而非科学-媒体-公众的整体”。而实际上,随着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家、科学组织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关系正在内移,也就是说大众媒体和科学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媒体的报道可以左右科研项目的进展、经费的申请,而某些科研成果也会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宣传,甚至是造势,因而国外也有人曾经提出了科学媒体化的概念。

  通过观看陈小平的演讲视频以及阅读菠萝和王立铭的文章,笔者发现焦点在于这种研究是否在科学上站得住脚以及大众媒体(SELF讲坛)在对这种成果进行传播方面是否发挥了媒体应有的作用。因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倾向于认为媒体上发布的或者传播的科研成果都是经得起科学性考验的。特别是对与健康相关的成果来说,如果宣传过头或者存在着某些科学上的“硬伤”,那么公众往往会面临着先希望然后失望甚至是有时候会绝望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损害科学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尤其是演讲中,陈小平用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比如“好像”“似乎”等,这也说明某些结果并非在科学上经过了严格的检验,王立铭还通过分析陈小平等过去发表的研究论文对视频中提到的“疗法”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以期能够让读者科学地看待这项正在开展的研究。

  说到这里,笔者不由地想起春节之前几天咪蒙旗下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刷屏的事情,在剧情出现逆转的时候,有人就曾经问过:为什么科学传播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说出现刷屏的情形?也许原因就在于科学传播从本身上来说应该是严肃的,虽然它可能会借助于一些手段来提升传播效果,比如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但是科普文章毕竟不是软文,它需要有科学内容的支撑,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科普文章“感冒”。反而那些裹挟着各种情感的鸡汤文往往会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敏感神经,从而引发所谓的“共鸣”。当然这些说明科学传播应该从各方面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不能没有底线。不能为了吸引注意力而丧失掉科学性,甚至是杜撰某些“科学”。

  当然,这又要回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了。作为科学传播的“二传手”,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的时候也有必要履行一定的监督责任,毕竟绝大部分公众是通过媒体获取科技进展相关的信息的,而且有些科研人员也会借助于媒体来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有时候会自我夸大和包装。如果媒体不能慧眼识金的话,那么又怎么能去责怪公众或者说最终的消费者科学素养不足呢?毕竟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也需要媒体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