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放弃那些不可能完成的新闻叙述

2019-05-09 11:19:09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从新闻伦理的角度来看,有些新闻事件既无法“还原”事实,也不宜急于去“还原”。

  上海一个17岁男孩跳桥身亡,对于公众来说,这是一条让人痛心的新闻,但再大的新闻,很快也会被新的热点覆盖。而对他的母亲、家庭以及其他亲人来说,这将是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和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那段跳桥视频,我一直没敢点开。不知道这样的视频是从何处流出的,也不明白有的媒体为何毫无心理障碍地刊播这样的视频。

  魏武挥在《能让我尊重的媒体,已经不多了》中痛批了此事件中毫无底线的媒体,他的批评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渲染自杀细节,可能导致自杀情绪的传染,这就是吃“人血馒头”;其二,缺乏事实基础而基于脑补的瞎评论,胡说八道,未经调查就敢乱下判断动辄归咎于家庭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父母教育资格问题;其三,够不到事实核心走周边,纯粹属于“蹭”。

  这件事中陷入舆论狂欢的不只有自媒体,也有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有记者和调查能力,却没有去尝试核实和接近事实,而是在外围借助视频脑补,去寻找10万+。李方说过,当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已经没有记者赶往新闻现场。大家都停留于事实的外围,想象着家长的焦虑,从悲剧和焦虑的帽子里变出10万+的兔子。

  公号后台有网友留言,让我谈谈对“男孩跳桥身亡”的看法。我拒绝了这种“点题”,评论员不是服务员,不是“你点题我评论”。评论的前提是事实基础,评论员不能把自己的无知和困惑传递给受众。悲剧发生前,母亲跟儿子到底因为什么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细节是什么,平常两人的关系如何,是长久积累问题的爆发还是冲动所致,或者有其他原因。这些都不清楚,评论什么呢?评论必须站在新闻事实的肩膀上,不能根据脑补去迫切归因。

  我们不能犯“喷子”们常犯的错误: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那些诸如“毁掉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很多自杀,往往都是他杀”“你的语言暴力,终会变成杀伤孩子的凶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才是最好的家教”之类的口水化感慨,都属于“自媒体太多、事实不够用”的表现,站在事实外围的瞎感慨。

  那么,为什么记者不去调查事实呢?我认为,从新闻伦理的角度来看,此时既无法“还原”事实,也不宜急于去“还原”。新闻之上,还有人性,不能满足某种窥探欲望,而在一个家庭陷入巨大悲痛之时让他们向世人展示伤口,去作那个遭人唾弃的负面典型。男孩跳桥身亡,不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评论,也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新闻。

  想起南方周末《后台》中一个老记者在某个事件报道中的伦理反思,他最终决定放弃那条新闻,因为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叙述。某地发生网吧特大杀人案,一个网吧的网管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数名少年。这个记者赴杀人现场调查发现,事实可能并不像网上猜测的那样。他和编辑商量了一下可能的报道思路,但是最后都被他们否决了。

  首先,他们想反思公安在案件侦破中的问题,按受害人家属的说法,警方至少有3次机会发现犯罪嫌疑人,但由于警方不立案,嫌犯在作案一年后才落网。这个方向被否决了,因为太表面了,受害人家属的说法很难确证。其二,想聚焦于受害人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约束不力,导致这些孩子迷恋游戏和上网,最终给嫌犯可乘之机。这个方向也被否决,因为太没人性了,当此父母痛失儿女之时却来质疑人家没管好孩子,实在有失人性。其三,想批评警方对网吧管理不严,对网吧工作人员审查不严,导致悲剧发生。也被否决了,太老套了,未成年人泡吧并非当地独有,偏偏发生这样的惨案,可见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最后,他们想找几个犯罪学家聊聊,但这些专家都说对案情不了解,停留于外围说些片儿汤话,没什么意思。后来,记者调查发现,杀人者是个精神病人,如果硬要和除此之外的什么社会根源扯上联系,只能是牵强附会。最终他们放弃了这个报道。

  对于男孩跳桥身亡,媒体也需要这样的克制,甚至放弃。采访他的母亲,很没有人性,采访他的其他家人,不近人情。这首先是一个家庭悲剧,然后才是一个“公共教育话题”。也许过一段时间,当事人才愿意去反思和剖析。而现在的“还原”,包括网上疯传的跳桥视频,是对一个家庭的二次伤害。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