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评论写作的“抽象阶梯”

2021-06-15 10:17:03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对话,能提升评论的语言活性和论证感染力。

  塞缪尔·早川在《语言学的邀请》中谈到了语言的“抽象阶梯”,什么是“抽象阶梯”?说的是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存在一个从高到低的层次,在阶梯的最高层都是一些极为抽象的大词,自由、平等、法治、国家、财富等,越往下越具体,比如,用奔跑的男孩表现“自由”,用国旗代表一个具体的国家,用“伏尸海滩的叙利亚男孩”表现“难民危机”。早川批评说:有些人老是停留于“低的抽象层次”,他们会把无关紧要的小事一件件讲个不停,却从来不会把它们聚到一起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使那些事实能有一种意义。而有些人则老是停留在较高的抽象阶层上,虚无缥缈不着边际,都是抽象名词和理论,从不跟具体事实产生关联。

  这批评的是两个极端。好的评论,既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度,又要有贴近生活的感性经验,用抽象与感性对话,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用语言与我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联系,才能形成一种表达和论证的张力。用早川先生的话来说:能迅速优美地从高级阶层落到低级阶层,又能活泼敏捷地从低级上升到高级。他们的心智又活泼、又敏捷、又美丽,就像在树上飞来飞去的猴子一样。

  在具体的评论写作中,“抽象阶梯”可以勾践出评论的质感:开头要学会降维,也就是学会把你想要评论的事物降一下维度。之所以要降维,第一,宏大的抽象的概念你往往驾驭不了,具体而微的细节,你才能驾驭;第二,跟读者拉近距离,以读者熟悉的方式进入一个话题,小处着手,往往对读者有亲近感和代入感。所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有一个写作原则:一个宏大的悲伤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要善于找到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让“特殊”与“普遍”对话。

  新中国70周年,有很多赞美和表白祖国的歌,最流行的是哪一首?不是宏大的、奔放的、澎湃的,而是《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对爱国这个宏大概念进行了降维,降到了每个人都能有情感代入的那个层次:“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还想起一篇文章,写北京地铁,题目是《北京地铁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奇迹的地方》,北京地铁有很多可以写的,有很多宏大的成绩,专业的数据,领先世界的成就,但记者很会降维,没有写那些宏大的东西,而是找到跟普遍人有联系、让普通人有感觉的描述角度:西二旗站平均每月有20只鞋、70多个背包玩偶挂件掉落在站台下的道床上。车站准备了拖鞋,方便那些挤掉鞋子的人回家。站务员清理轨道时捡到过5本房产证。一位老太太曾经这样形容:“高峰时车门一打开,地铁就像‘哗’地吐了一样。”通过降维,一下子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了。

  小处着手,考验我们自己的理解能力,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一个事情,才能用通俗易懂的、有日常生活亲和力的方式把它讲出来。比如,“几何级数”这个概念,它的繁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你说“非常强大”,说明你自己还是没有概念,但如果你说,一张纸对折50次的厚度是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这就是几何级数的繁衍力量。别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叫“先把一个道理打碎成你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碎片”,不知不觉接受了道理。

  结尾则需要一定程度的升维,逻辑的飞跃,自然地得出一个普遍化的结论,从特殊到普遍,从感性到理性,在升维中提高观念水位。如把抽象与具象对立一样,常有人把理性与感性对立起来,这是流行的误解。我认同这种观点:这是错置了对立面,理性的对立面其实是愚蠢,而感性的对立面则是冷漠。理性、感性是可以共存的,并能在互相补充、互相成就中让一个人、一个社会更有质感,“给人双重滋养,此端越深,彼端越深”。在“抽象阶梯”中,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对话,能提升评论的语言活性和论证感染力。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