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考报道早已陷入乏味的重复

2021-08-04 16:31:32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7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关于高考,一旦遏制了搞笑、温馨、催泪等老套新闻的传播,就会发现几乎无可报道。

  最近的笑点是“两位考得比较好的同学”梗“贡献”的。今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坚持正确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稍微动动手指搜索便可得知,教育部门早在2004年就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后来经年累月地发通知、下禁令,特别是今年以来三令五申,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3月教育部、中组部、中央编办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一遍又一遍提示“禁止炒作”,十几年的坚持可以说到现在才稍微见到效果——总算不是铺天盖地的状元信息、全网推送的状元新闻。

  然而,这点可怜的进步很快就被变相的炒作推翻。这就是网络新笑点的由来:既然不能炒作“高考状元”,那也要想方设法把状元报出来。所以就出现了各大名校竞相花式暗示状元出自本校的盛况:你说全省考得比较好的两位同学在我校,我说按教育部规定不许教师透露状元在我校,他说全省前50名高分考生不显示成绩我校竟占据5席。总之,尽管禁令当头,高分段的情况仍在被竭尽全力地暗示于众,其中有学校的自曝,也有自媒体的煽风点火。

  禁令面向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但并没有办法刹住网络玩梗之风。一时间,各种自曝状元的玩法风靡网络,反而成就了一段变相炒作。想要知道谁是“高考状元”,随手搜索便知,只不过没有了权威媒体背书,人们主动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自行搜寻传播相关信息,一些信息来源渠道不明、难辨真假,反而给谣言传播提供了空间。

  总之,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虽然不算落了空,毕竟官方媒体对状元细致入微的报道确实几乎销声,但对高分考生的好奇、搜索并没有因此降低。结果是,主流媒体从高分考生的新闻中隐身,取而代之的是停不了的高分热搜、查分小视频——女孩考692分想当程序员、广西723分学霸淡定查分……是的,没有“状元”这个标签,并不代表高考话题的变迁,人们关心的还是高分考生,打动人心的还是考生和家人对成绩的真情实感,落脚点还是普通家庭对高考的重视。

  当然,状元们的热度不会持续太久,成绩公开一两周内是热点高峰期,有效期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明年,针对疯狂暗示、花式炒作,教育部门或许会有针对性地出台更具实操性的禁令,也许状元这个称号真的会变成时代的眼泪,消失在新闻中。但无法否认的一点,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天,人们对高分考生、第一名的好奇就不会消失。

  当想压制住一个网络热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提供另一个网络热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禁掉。实质问题在于,高考新闻早就年复一年地重复。毕业十几年的人,闭着眼就能细数每年高考的热闻——高考前,老师教大家放松,各种温情;高考时,交通管制情况下交警帮考生送准考证,家长穿上旗袍送孩子进考场;高考后就完全围绕教育部禁止炒作的“高考状元”“一本升学率”“复读”等话题精准量产新闻。每一年,各地高考新闻就围绕着搞笑、温馨、催泪三个情绪面反复翻炒。一旦遏制了这些老套新闻的传播,就会发现无可报道,于是转身换个方式继续重复——“高考状元”换“考得比较好的”,文字报道升级成小视频,主流媒体报道变成自媒体传播,仍然换汤不换药。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些条件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这些年“高考状元”的言论形形色色,但北京“高考状元”的这番话让人记忆尤其深刻,不谈别的,一个高三学生对于高考的认知已经这样深刻,我们接收到的那些重复而又乏味的高考新闻,又能传递给这样的考生什么价值呢?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