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戏曲节目做出了纪录片的味道

2021-09-23 16:39:50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9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普通人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永远是影视创作的优质资源。

  央视的节目季度考核专家评审对我来说似乎有点例行公事的味道——看看节目打打分,审美疲劳似乎挥之不去。但在最近的这一次打分中,央视戏曲频道(11套)的《梨园周刊——戏曲中的红色记忆》却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因为,一个命题作文式的介绍红色经典戏剧的特别节目,由于创作者的走心和用心,居然做出了纪录片的视野和厚重,让人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婺剧《信仰的味道》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桥段——1920年,陈望道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仰,请陈独秀出面,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处借来了《共产党宣言》的英文本对照翻译。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陈望道回到浙江义乌老家,开始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南方山区的春天,夜里依然寒气袭人,加之坐的时间长了,手脚冰冷至发麻酸疼。陈望道毫不介意,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蘸粽子吃。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对儿子既爱怜又有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地说:“甜,真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墨汁的味道成了红糖的味道,这就是经典的信仰的味道。《梨园周刊》在介绍小众的婺剧《信仰的味道》时,首先采用了大众熟悉的影像资料,从《觉醒年代》到《敢教日月换新天》,从《建党大业》到《1921》,这些年来的影视精品已经为戏曲节目做出纪录片的味道做了大量铺垫,突破就在灵感的瞬间。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同名,社会影响更为广泛。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他们是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和当时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深情刻画信仰深处的人性底色,“刑场上的婚礼”堪称经典。

  电影显然要比地方剧种有多得多的观众,而大革命时期的黑白影像资料更具历史感和冲击力。《梨园周刊》的编导从尊重这一基本的传播现实出发,信手拈来几代人内心深处的影像记忆,用纪录片的手法为戏剧的红色传奇开辟道路,寻找突破。这不仅为传统戏剧的当代传播谋求更大的空间,也让重大时间节点上的主题宣传多了一个亮点。

  戏剧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戏剧舞台的台前幕后,其“择一业,终一生”的艺术家绝不仅仅是C位的几个“角儿”。幕后的故事可能是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的,就像电影《梅兰芳》中的齐如山,窃以为孙红雷扮演的这个齐如山比黎明扮演的梅兰芳还要故事多多,印象深刻。也因此,戏曲节目做出纪录片的味道只是戏剧振兴的无限可能之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戏剧振兴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有一本《老吕荐书》,在关于“八个样板戏”之一的《奇袭白虎团》一文中,这样一个人物让我过目难忘:《奇袭白虎团》的导演叫尚之四,是一位善于驾驭各种题材的杰出戏剧导演。除了“武戏”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他还执导过“文戏”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孙安动本》、山东梆子《墙头记》等一批堪称里程碑式的剧目,而这些戏剧横跨了多个剧种、多种题材、多样风格。特别是《李二嫂改嫁》,通过这样一出新编现代戏,把吕剧这样一个曾经只在最底层穷苦群众中流行的区域性地方剧种推向了新中国戏剧的大雅殿堂。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的戏是故事,不是戏说。故事的主人公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永远是影视创作的优质资源。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