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评论不要轻易“上价值”

2023-06-25 15:33:00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4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上价值”,实质上是一种思想和论证上的偷懒。

  什么叫“上价值”?就是生硬地拔高,把一件看起来普通的事往超出其价值的高度去阐释。我们在评论中看到类似“体现了”“彰显出”“表现了”“折射出”之类话语时,就表明作者在“上价值”“升维度”。评论作为观点文体,当然需要阐释和亮明价值,但不能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去“上价值”,而需要“润物细无声”,善于“让读者参与结论”。

  比如有一篇评论,在“上价值”时就让人有生硬、突兀和说教之感。这篇评论本身的主题很好,写的是一个地方高官,表现他的“实在”——实在人、实在事、实在话,也能循循善诱地去讲故事,用故事去表现官员身上的实在品质。第一个故事就很动人:“2009年12月29日,这个领导在某市调研,并和在当地投资的闽商企业家亲切合影。当企业家们虚位以待邀请他坐下来与大家一起合影时,这个领导幽默地说:‘我站在后面,给你们当好靠山!’坚持让闽商坐在前排,自己站到后排。”

  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简短的文字就把“实在人、实在话”的品质表现出来了。读了这个故事,“实在”这个词已经“种草”到读者脑中心中,评论的目的已经达到。文章的败笔就在于“上价值”,评论员生怕读者读不到这个故事的深层内涵,读不到价值高度,后面加了一句自以为画龙点睛的“点评”:“领导者合影的座次并不重要,领导者在人民心中的位置最重要。”这纯粹是画蛇添足,打破了说理交流的意境,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生地搞成了“端装”说教。

  读者不会感谢你帮着他“划重点”“提炼要点”“生产金句”,而会感到一种冒犯:你觉得读者很傻,看不出故事的深层含义。低估读者智商,并不能显示出作者的认知高明,反而让作者、读者间隔了一堵墙,形成文本阅读的障碍。读者不买账,产生被灌输和强迫的感觉,拒绝接受“硬上的价值”,甚至“对抗性阅读”,在评论区去消解那种价值。

  好的评论怎么去“上价值”?把读者当成能平等对话的主体,让读者参与结论,觉得“这个结论的得出包含着自己的参与”。把观点隐藏在符合读者认知框架的事实中,让读者觉得事实“顺理成章”,那么包含在事实中的观点自然能“润物细无声”了。你要懂读者,知道他的痛点、泪点、价值敏感点,你才能把价值装在他热爱的叙事中,无须在价值与事实的二分中去“给事实上价值”。好评论有这样的效果,读者在读完一段叙事或论证后,自然在内心生成一种价值,在读者内心或评论区涌出“领导者合影的座次并不重要,领导者在人民心中的位置最重要”这样的价值。这时候,价值就不是强加的,而是读者“参与”生成的。

  修辞学家说,受众往往是在对言说者采用的修辞手段和技巧并无觉察的情况下“接受”了其观点,并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生硬地“上价值”,会因为灌输意图太直白而被读者“拒绝”。这也是很多官腔评论被公众吐槽的原因。高高在上,没有说理和论证过程,不善于“摆事实”,也没有跟读者交流的诚意,喊口号“上价值”,读者会想:你凭什么教训我?我凭什么要接受你兜售的“价值”?

  “拔高”这个词很值得琢磨,一个“拔”字就暴露了生硬和强迫,从推理和认知的规律来说,还没有到“某种价值”的程度,直接“拔苗助长”,结果只能把道理给讲死了,就像助长的苗最后因“无本”而死。价值应该是有机的,有机的本质在于“跟日常经验对得上话的实践生命”。事实到了,案例到了,逻辑到了,价值也就到了,水中着盐,饮水自知。一篇评论如果需要“上价值”,说明事实和案例本身的力度还不够,论证的火候还不够,对舆论“水温”的把握还不够。

  “上价值”,实质上是一种思想和论证上的偷懒,老编辑都知道作者偷懒的三迹象:“上价值”、煽情、排比。“上价值”排在第一,放弃了让逻辑圆融圆润的努力,没有案例积累,不想层层推理,直接奔向粗暴的结论和裸露的价值。什么叫空洞?就是没有事理支撑的“上价值”,价值高度超过了事理所允许的限度。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