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如何看待不完美的新闻

2023-07-04 10:26:28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作者:李云芳

摘要:  我们如果想要更多的事实、更真的事实,那就要接受一些新闻报道的不完美。

  当记者抵达一个陌生的新闻现场时,面临的一大苦恼是,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越是重大新闻事件,越是敏感新闻事件,这个问题就越严重。而且相比于文字采访,拍摄照片、视频采访难度更大,采访对象有时候会来一句,“我可以接受你的采访,但前提是不能拍照、不能录像”。

  在媒体单位,招聘记者、评判记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突破能力。于是,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就会做一些变通、让步甚至是“交换”,比如可以匿名,可以打马赛克,可以在稿件中写一下接受采访者的诉求甚至报道他的另一桩个人利益受损的新闻……

  关于给采访对象匿名的事,争议一直比较大。有人认为,新闻报道连采访对象都是匿名,何谈真实。即使采访对象不愿意实名,也应尽力说服之。

  关于何种情况下,可以给采访对象匿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更多是一些散见的要求,涉及一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被性侵,或者涉及当事人隐私、隐秘疾病者依规不能透露姓名等。

  为什么许多采访对象不愿具名?笔者能够理解几许。因为接受采访,将自己曝光于舆论场的纷扰中,是有着相当风险的。笔者的同事们不止一次碰到,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后被当地有关部门公然威胁或者暗中被“穿小鞋”,有时候还会被对立涉事人找麻烦或者直接伤害。而且表达就有风险,一旦上了媒体,白纸黑字或者声画传播,那就要接受所有人的审查和求疵了。因此,记者经常为采访对象匿名,更多是基于伤害最小原则,或者采访对象的强烈要求。

  我们见过许多实名实脸的采访,要么是提前背好稿子,接受采访时照本宣科;更差劲的是,直接把稿子置于摄像机镜头后面,照着念一遍,视频里还能清晰地看到眼睛不停瞟稿子。这种八股文式的采访,倒是实名、实脸、原音了,但最后传递出的信息和事实或者有效事实往往毫不相干。相比之下,匿名人士的实话更值得我们拥抱。

  现在,笔者越来越相信这种看法:我们如果想要更多的事实、更真的事实,那就要接受一些新闻报道的不完美。比如,媒体报道的事实情况、过程细节、伤亡人数、涉案数字等,和官方通报的不尽一致,甚至和最终查明的事实情况有出入。这种不尽一致,原因很多,可能确实是媒体报道有偏差,但有时候也不排除涉事方等的隐瞒或者掩饰的可能。

  笔者想说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调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前面说的,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外,有的时候甚至可能已被当地相关部门“妥善安排”后找不到人影),因为记者毕竟没有执法人员的权威和手段可以尽情调用、可以一步到位地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记者纯粹依靠自己的职业之名和调查突破能力来获取各种信息,然后一步步拼图整个事实。因此,媒体调查的事实,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而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信源的出现、更多有效信息的被发掘而发生变化、进展。

  受众应该宽容媒体报道的事实可能出现不完美。最起码,不要轻易给媒体扣上“谣媒”之类的帽子。当然,媒体报道客观上会有不完美发生,但并不意味着媒体就可以以此为避风港、藏身所,而是需要构建一些基本规则来尽可能避免、约束这些事情的发生。比如,出现了与媒体报道的事实有出入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媒体有必要及时进行补充核实,核实后或坚持己见,或同步更正,必要时向公众致歉。比如,关于匿名问题,至少媒体编辑部的审核人员要掌握这些匿名人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以及采访录音等,必要时候进行查核。最基本的一点,媒体要严格管理采编队伍,培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高其业务能力,包括风险预判和防控能力。

  采编工作,作为一种采集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客观上不可能做到永远的、绝对的精准,这需要公众的理解;但为了最大程度维护自己报道的真实性,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从业者需要自觉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