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为何揪住吴先生不放

2007-06-14 13:30:10

来源:   作者:观 其

摘要:

  我一直尊敬吴敬琏先生,出于对学者的信任,更出于他看经济问题确实能抓住要害。
  吴先生也一直是新闻记者追逐的热点人物,被媒体视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奇怪的是,不知何时起,吴先生的“良心”似乎变成了“险恶用心”。这种舆论变化,去年已颇突出,至今年尤烈。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吴先生的所有言论几乎都成了批判的靶子,而他本人似乎也成了“人民公敌”。
  有媒体报道说,他的这些观点遭到“公众的质疑与反对”。我看,这家媒体的记者弄错了,不是“公众”在质疑与反对,而是“媒体记者”在质疑与反对。道理很简单,所谓“公众”,谁能参加两会谁能报道两会?“公众”都吃饱了没事干,都在摩拳擦掌等着炮轰吴敬琏?哪些“公众”有这么多闲工夫,又能作出如此之快的反应?
  其实,只要稍有些经济学常识、脑袋正常、又不成心找事的人,对吴先生的观点大都不会动什么肝火,因为他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吴先生的言论之所以成为舆论焦点,媒体、记者功不可没——突出一些方面,淡化另一些方面。
  媒体、记者突出的是哪些方面?是让公众容易动情绪的方面:
  你说“春运车票不涨价”不符合市场规律,“言外之意”就是主张涨价,你怎么这么不为民众尤其是农民工兄弟着想呀!
  你说“短期降低油价并不代表合理”,“言外之意”就是主张不降低油价,你怎么这么不为有车族着想呀!
  你说“全民炒股是不正常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股市不正常,你就不怕股市因你的这句话大跌,你怎么这么不为股民着想呀!
  你说“政府有意打压房价可能不大有效",“言外之意”就是说政府不用管飞涨的房价了,你怎么这么不为想买房又买不起的人们着想呀!
  你说“中国假日太多了,需要统筹考虑”,“言外之意”就是说减少假期,你想把我们都累死不成!
  媒体、记者淡化的另一些方面,恰恰是吴先生摆事实、讲道理、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的那些话。有心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这里不再引述。
  对媒体、记者的这种“取舍”,77岁的吴先生肯定很苦恼,幸亏他有涵养,话讲得比较客气:“我知道一些媒体希望我能成为吸引眼球的话题。但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可能不够客观全面,有的报道没写关于给补贴(春运票价)的言论,有的一带而过。这就不好了嘛,有道理就不要用这种办法,要堂堂正正拿出来讨论。希望大家讨论起来要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
  问题是,哪有这样欺负人的?媒体、记者为啥这样做?
  细想想,吴先生所及都是“民生”,却成为靶子,大概因为他的民生是讲道理的民生、看长远的民生。很多事情,一讲道理往往就不会那么轻松、那么让人喜欢,往往也就“不合时宜”。在眼下“民生”成了时髦的时候,讲道理、看长远的民生,当然不如扯着嗓子为老百姓“叫屈喊冤”,更不如直接“送红包”受欢迎。体现在媒体上,一种情绪化的思维方式或者舆论倾向越来越重:凡是为老百姓说话解气解恨的,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民意不可侮,为老百姓说话永远都没错,但怎么说总得经过大脑,也不能打着百姓的幌子为自己说话。民意还有其他一切好东西,一绝对化都没好结果。解决民生问题,大声呵斥“为什么让我们的老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会引来掌声一片;“送红包”能立竿见影,皆大欢喜,可之后呢?根本问题照旧没解决。吴敬琏先生就讲,人民利益也有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分,有时候片面强调现实的、短期的利益会损害长远的、间接的利益。
  由此又想到茅于轼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为富人说话或为穷人说话都没有错,错在为了讨好富人或讨好穷人说假话。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为富人说话时,话还没说已经错了。为穷人说话倒是理直气壮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有反富人传统的社会。结果出现了一批专门为穷人说话的人。如果这样的话确实有利于穷人,当然很好。可是这些话真正的目的未必是为了穷人。”
  在我们媒体、记者中,“为富人说话可耻,为穷人说话光荣”的心理,不也普遍存在么?
  当媒体、记者情绪化加重,尤其是举着公平、正义的大旗来撒播这种情绪化时,事情就会走向反面。媒体、记者就会由“引导舆论”变成“制造舆论”、“控制舆论”(“控制”其实是“狐假虎威”,假“民众情绪”之威),就会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带着“正义”、“民意”面具的暴力,暴力的结果只能是挑动对立情绪,激化矛盾,到头来丢给社会的只能是“民怨”、“民愤”。这样,也就没什么“民生”可言了。
  如果媒体、记者仅仅是为了吸引读者、为了发行量等一己之私导致这样的后果,那就真叫人无话可说了。
  吴先生说,“我就是一个教授,我关心的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们是想把事情解决好。”
  其实,吴先生比记者更超脱,更有立场,也更知民生,尽管媒体和记者喊得比他响百倍千倍。媒体和记者最大的毛病就是好“投其所好”。这个“其”,有时是某类人,有时是某种势。变心的不是吴先生,而是我们媒体和记者。明摆着的事。
  只是,吴先生要退休了,声音会越来越少。于喜欢热闹的媒体和记者,不过少了一个“热点人物”,可对更多的人呢?○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第9期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