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纸馅包子”击中媒体软肋

2007-09-05 13:19:27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朱德泉

  “北京出现纸做的包子”,这条一度被国内外众媒体转载、热炒的电视暗访片竟是中国新闻史上登峰造极的假新闻!随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北京市公安机关等单位的调查取证,一条触目惊心的假新闻出笼链条被揭示:6月初,刚刚被聘半年的记者訾北佳在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选题会上汇报有观众反映“包子里有掺碎纸问题”,制片人确定选题,訾北佳开始调查,此后十几天时间,他采用每天到不同包子摊买一元钱包子的办法以求证,无果。因选题时效等原因,栏目主编屡屡“催片”。6月底,为完成选题以更牢固地建立在电视台的工作关系拿到专题经费,訾北佳收罗一干人等导演“自己制纸包子自己拍”。7月8日,通过审查后的这一专题播出。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时间、步骤一一列出来,是因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只见到栏目负责人不断催促“成片”,剩下的就只有訾北佳从记者到“导演”的个人蜕变了。其间,既没有见到选题确定之初的可行性论证,也无法见到把关人对个体采访的核实与证据调阅,更缺乏节目播出后的社会效果评估。
  因此,“纸馅包子”的出笼表面看来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失范酿成的恶果,其击中的恰恰是媒体内部管理失职之软肋!
  新华社记者在披露这一造假事件时曾点出整个暗访技术环节的六大疑点。如果哪怕是这六大疑点中的任何一点在播出之前被任何一级新闻审核者怀疑,这一轰动国内外的丑闻都会被消除于无形。其实,在我看来,无须这么多技术环节的分析,仅凭常识判断即可对“纸馅包子事件”产生足够的怀疑。把碎纸掺进肉馅的动机无非有二 :一是个别人泄私愤制造更多社会不满抹黑首都。如果是这样,在没有人赃俱获的情况下贸然发布,就会客观上起到为这一少数个体“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二是通过掺纸赚取更多的利润。但包子根本不会在短时间获利多少,其作为居民生活的日常速食快餐很容易被“一咬就发现”,试问哪个造假者会冒险干“获利不多、又会被立马发现甚至被打一顿” 的蠢事?!
  综观近几年来“闯关成功”的诸多假新闻几乎都存在这一通病:情节离奇、事件荒唐、效果惊爆却违背常理、不合常识。但就是这样经不住推敲的东西竟能屡屡发表、播出,不能不让媒体人汗颜、反思:根子到底出在哪儿?
  “纸馅包子”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新闻界的“四大公害”经年不绝又说明了什么?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商业化浪潮下,新闻与娱乐的界限在媒体报道上越来越模糊,电视唯收视率、报刊唯发行量“马首是瞻”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浮躁的风气下,新闻正呈现传闻化、演绎化的可怕倾向,不能让事实影响了可读性正成为行业竞争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正如美国CBS电视资深主持人戈德堡在其揭露美国媒体如何歪曲新闻的《偏见》一书中所言:“记者可以不断地犯报道性错误,但是, 他绝不可让观众感到乏味”。所有的这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一个字:“钱”。
  因此,提高新闻从业者的门槛、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防范虚假新闻的日常纠错机制、监督机制、惩戒机制等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一点,是让新闻与媒体实现和谐共荣:即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而在目前,两者显然有些脱节了:媒体的最高追求是收视率和利润。而新闻的最高追求是事实和真相。收视率需要娱乐、悬念,而真相往往是乏味的、没有戏剧化的故事。
  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就意味着牺牲了媒体的公信力,失去了这两点,传媒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作者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8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