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长 平:你也有一个改革开放史

2009-02-01 17:15:26

来源:   作者:

摘要:  纪念不惟赞美,得失均须反思。


  文/长  平

 

  “大雪从头天下午开始就纷纷扬扬,早上推门一看,整个北京城已是皑皑一片。这是1978年12月18日,喧嚣已经过去,中国出奇地平静。”
  “169名中央委员,112名中央候补委员,9名列席者齐聚京西宾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这是我为《南方周末》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二十年前的十二月十八日》的开头。题目没错,是“二十年前”。转眼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又写了好几篇“三十年前的今天”。真是让人感慨。
关于这篇文章,我写过一个“创作手记”:
  “那是个星期天,编辑部的人都来加班了,楼上楼下,私家公家,为这篇文章找了一大桌子的资料。当年的日报、画报、书籍,还有时下的专著、论文,等等。找完资料大家就忙别的版面去了,留下我开始阅读,一直读到写稿前我都没有读完。”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扭转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多少史家和论者,无论从事实的披露上,还是道理的阐释上,在能让我们知道的范围内已经说得够多够透了。如果只是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整理、修饰出一篇文章来,既然事实不可能更多,观点不可能更新,那么,这篇文章最好也不过是一篇漂亮的纪念秀而已。”
  “所以我们就放下了这件大事本身,开始寻找另外一些细节。通过琐碎的细节去还原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说,那一天中国是什么样子?普通人所能看到、感受到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大人物们在京西宾馆决策历史的时候,老百姓在忙什么?他们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如果我们能报道资料上没有的历史,岂不更好?我们决定采访。”
  我很幸运,当时就想到了在大语喧嚣中关注个人。而且这成了我这十年来的主要工作。我越来越相信,只有个体意识的觉醒,才有国家民族的兴盛。没有个体意识的兴盛是虚假繁荣,甚至是不合法的繁荣。用宏大话语来压抑个体意识,更是违背人性和道义的事情。2008年初我给《南方周末》写的新年献辞,原题拟有两个,《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或《大时代中不能没有你自己》,我这样开头:
  “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
  “闸门洞开,浪涛汹涌,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里?”
  这样结尾:
  “无论你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你的独立存在。”
  “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2008年7月,《南都周刊》的三十年纪念特刊辑了一组图片,我写了卷首语,直接叫《三十年个人进化论》,我写道:
  “有人在历史中看见别人,有人在历史中发现自己。”
  “……历史不会抛弃任何人,任何人也逃不出历史。每个人无往而不在历史之中,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创造着历史。”
  “……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每一张图片中、每一篇文章里都看见自己的身影。”
  “三十年对于人类来说太短暂,对于国家来说很宝贵,对于个人来说,那就是你全部的生活,你的青春,你的爱,你的奋斗,你的成功与失败,你的欢笑与叹息,你的茁壮成长与韶华逝去……”
  2008年12月18日,一个官方纪念日,我为《南方都市报》写了社论,原题为《纪念不惟赞美,得失均须反思》,也说到了个人的历史: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从集体生产到外出打工的农民,还是从上山下乡到创业有成的知青,无论是八十年代的文化狂热分子,还是九十年代的物质主义小资,无论是皓首穷经的学者,还是日夜颠倒的网虫,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露宿街头的穷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十年。”
  “每一束光芒都动人心魄,每一个三十年都值得纪念。”
  作为一个媒体人,写纪念文章,是我个人历史的一部分。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0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