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乔新生:记者如何处理传来新闻

2009-02-13 10:12:26

来源:   作者:

摘要:  采访对象有权拒绝回答问题,并且可以追究传来新闻的来源,把采访者变成被采访者,从而使记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在新闻作品中,有一种传来新闻,它是记者根据传来的消息制作的新闻,新闻作品中所记载的内容,不是记者亲耳所闻,也不是记者亲眼所见,而是私下谣传或者记者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种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消息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新闻记者在制作新闻作品的时候,往往使用“据有关人士透露”、“外界传言”、“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等;其次,消息的来源不是新闻作品的主要内容,而求证消息本身才是新闻作品的核心内容;第三,这类新闻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特征,新闻记者之所以选择这类“无头无脑”的新闻,就是想以此作为切入点,从而求证新闻的真实性,或者印证自己的某些观点或者结论。
  传来新闻并不能作为新闻信源的全部。假如记者不加求证,直接将自己的疑惑或者猜测作为新闻作品刊登出来,那么,就可能构成虚假新闻。反过来,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疑惑借助他人或者子虚乌有的消息来源表达出来,既可以找到提问的角度,同时又可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在通常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无害的,甚至还是有益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记者假借他人之口,进行采访报道,则有可能制造事端。假如把不存在的事件作为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用来询问新闻发言人,在有些情况下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譬如,在一次国家领导人记者见面会上,就曾经有外国记者借口四川的司法机关非法拘禁宗教界人士,直接询问国家领导人何时释放宗教界人士。这种借助于传来新闻的表达方式,利用采访报道的机会公然制造谣言的做法,已经背离了记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新闻政治化的表现。
  记者可以使用传来新闻进行采访报道,但是,不能把传来新闻直接用于制作新闻作品。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就是要探求事实真相,假如把道听途说作为确定的事实,那么,新闻作品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可以使用传来新闻作为问题或者报道的切入点,但是,新闻记者不能胡编乱造,而应该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谨慎地使用传来新闻。
  一些西方国家的记者习惯于使用传来新闻,借助于莫须有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或者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现在国内的一些记者也越来越熟练地使用这种新闻表达方式。他们借助于“听说”、“据说”、“曾经有人说”这样不确定的概念,向采访对象求证自己想要知道的结果。当然,有些记者这样做是为了掩饰自己提问的尴尬,而有些记者这样做则是为了观察采访对象的自然反应。毕竟,借助于传来新闻消息追问采访对象,比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提出问题超脱一些。假如采访对象不愿意回答问题,完全可以简单地回应;假如采访对象恼羞成怒,记者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探访其中的原因。可以说,使用传来新闻进行采访报道,是一种新闻技巧,也是一种发掘新闻资源的方式。
  在外交场合或者在其他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记者使用传来新闻设置问题,可以督促政府新闻发言人回答新闻记者关心的问题。但是,在采访普通公民的时候,记者一般不要使用传来新闻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采访对象有权拒绝回答问题。一旦采访对象追究传来新闻的来源,那么,有可能会把采访者变成被采访者,从而使记者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记者在采访报道的时候,应当谨慎地使用传来新闻。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1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