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金国:历史,真的很难弄清

2009-04-13 15:28:23

来源:   作者:

摘要:

  肯定有人说谎了。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到底谁在给后人编故事?
  在蓝鸿文教授新出的一本书里,我很偶然地看到了一段文字。文字说到一篇著名的消息——《蒋方捏造“负伤”“牺牲”谣言,刘伯承将军一笑置之》,刊登在《新华日报》1946年10月10日第二版。这么重要的消息,我党的报纸为什么不登在第一版?蓝教授顺手加了一个括号提示:(二版为)要闻版,一版为广告。
  我很想知道这一天的《新华日报》一版是否为整版广告,如果是,那当代很多喜欢称“创举”、“第一”的经营人才该汗颜了。
  蓝鸿文先生有条件查阅解放前的《新华日报》,这一天的该报头版有广告,可以确信。
  问题是,无意中的发现,让我把目光一下子转移了。李庄前辈的一篇文章,让我有点迷糊。
  这篇文章刊登于《新闻战线》1995年第9期,题目是《我为什么“赶制”这篇电讯》,回忆的正是1946年他写的消息《蒋方捏造“负伤”“牺牲”谣言,刘伯承将军一笑置之》。
  李回忆说:“唯这篇新闻不是出自邓小平同志口述,而是我紧急‘赶制’的。”
  “除去主要事实完全真实,这篇新闻的细节都是‘想当然’的虚构,从后一点说,戴个‘作假’的帽子似乎也不为过。如果当时还能自我宽慰:对敌斗争,任务紧急,基本事实准确,可以‘从权’出此,那么,在今天,新闻工作的任务、环境、条件跟当时大不相同,绝对不允许这样做了。”
  但,很多书本、教材,都把这篇新闻作为“邓小平口述新闻”的一个范例,甚至把当时的细节描摹得栩栩如生:
  谣言甚嚣尘上,记者先找到了刘伯承,刘眼疾犯了,正躺在床上;记者说明来意,刘将军云“谣言本不必理它,但是(新华社)总社有指示,就得当回事来研究”;刘将军先征求意见,又提出设想,商讨写法云云;说话间,邓小平政委来了,于是听邓政委定夺,邓小平扶着烟斗,思索了三四分钟,开始口述新闻……(据吴象《随刘邓大军采访》)
如此惟妙惟肖,我实在想象不出:这是在说谎吗?是在编故事吗?
  蓝鸿文教授是个很认真、严谨的人。他对这篇文章是否为邓小平口述,作了认真的调查。据《随刘邓大军采访》的作者吴象称,当时在现场的还有方德,已经去世了;另外,他还提醒蓝教授,李庄对他的文章很关注,并写了补正文章。
  可惜,蓝教授写这本书的时候,李庄正在病中,说话都困难,无法接受采访。至于李庄的“补正文章”,蓝教授没有深究,我想可能就是《我为什么“赶制”这篇电讯》一文。
  李庄、方德、吴象,都是我很尊敬的新闻前辈。尊重归尊重,认真归认真。有一点确信无疑:有人说谎了。
  在当时特殊的战争条件下,为了驳斥敌人的谣言、打赢“舆论战”,李庄在未见到刘伯承的情况下“赶制”新闻,可以理解;毕竟基本事实是准确的——刘将军没有负伤、牺牲。那时交通不便,来往前线要三四天时间,耽误发稿,有些“合理想象”,情非得已。
  如果的确不是邓小平口述,那前线记者吴象在《随刘邓大军采访》一文中的合理想象,就令人困惑了。新华社发了前线的消息,而且光有电头、没有记者署名,别人很容易误以为是前线记者写的稿子,而不会认为是后方“赶制”的。合理想象出这么多“采访现场”的细节,难道是为了将错就错、弄假成真?
  战争年代,将错就错勉强可以理解;可和平年代,这篇文章也多次被收入到一些专辑中,作者难道没有义务把这些“合理想象”纠正一下吗?
  这篇“邓小平口述新闻”,当年似乎还没有那么大名气;反倒是解放后,逐渐成为一篇经典范文,被新闻院系的学生们传来诵去。谁为他们负责?谁为新闻的公正、真实负责?
  那些当年的作者,已经渐渐老去;真相还要这么模糊不清下去吗?“记录历史”的所谓“新闻”,还要这么不堪一击吗?
  如果李庄说了真话,我佩服他。鞠躬。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3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