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王志安:在央视如何做评论

2009-04-21 11:30:46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王志安
  在央视做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3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它做过的一些节目也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不过,且慢为过去的成绩欣喜。春节过后,《新闻1+1》栏目的周平均收视率已经跌到个位数,这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在我看来,这一事实凸显了评论节目在央视的生存困境,这种生存困境既包括新闻环境的限制,也包括新闻技术的瓶颈。
  客观地讲,从《新闻1+1》开播以来,央视的领导给了这个栏目最大限度的口径尺度,回顾过去一年的大事件,《新闻1+1》基本都没有缺席。“杨佳事件”,“翁安事件”,央视的其他栏目基本都没有报道,但《新闻1+1》都找到了适当的时机和角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从《新闻1+1》的收视分析来看,收视率和选题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当大的相关性。选题热度高,收视率就高,选题热度低,收视率就下跌。这一在普通新闻节目中常见的规律,在《新闻1+1》中出现,说明了一个问题:观众收看这档节目,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对新闻的关心,而不是对言论的关心,更没有形成对某一位评论员观点的特别期待。对比分析《新闻1+1》两位观察员和其他嘉宾之间的收视率,几乎没有特别的差别,这也佐证了上述观点。
  《新闻1+1》中影响较大的节目大致有两类:一是对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抨击,像《医改方案该配说明书》,《最牛别墅,更牛处理》等,这类节目带有明显的舆论监督的色彩,也常能引起其他媒体二次传播的兴趣,并最为政府部门所重视。还有一类,就是针对某一类并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像《困难时期的加法与减法》,这期节目用政府曾经公开,但并不广为传播的信息,告诉公众每年政府用于公务消费的金额为9000亿元,分析了形成这么庞大的公务消费的制度原因。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就笔者来看,上述两类节目虽然社会影响都很大,但后者更应该是《新闻1+1》未来的方向。这是因为,前一类节目的话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这不但受制于政府的游说,体制的限制,更主要的是,这些问题中的道理其实都非常简单,基本上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可以想得到。只不过因为是央视的《新闻1+1》在抨击,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额外重视,这一点,和早期的《焦点访谈》非常类似。更重要的,这类节目在本质上,应该给被抨击的对象一个解释的机会,否则,节目的平衡性就会面临非常大的质疑。而另一类节目的方向则不会面临上述困惑。当然,笔者主张评论节目应该采用技术分析手段,主要是因为,只有技术分析才有超越一般公众思维水平的可能。我们举一个例子,对于企业家的天价薪酬问题,现在国内外一致声讨。如果我们仅仅从道德和制度的角度分析,很难说清楚这之间的冲突。而只有从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的设计角度去分析,一个企业家在企业中到底该做什么,又该得到什么,才能超越公众的一般思维水平。还有,技术分析的一个好处是,依据非常扎实的数字进行分析,不轻易得出主观的论点,而是解释为什么发生,将来的后果,这样也不容易刺激被当作案例的分析对象,也有利于节目构建更客观、更中立的立场。这一点,对于一个评论节目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央视在过去曾经有过三个言论节目:《数字观察》、《声音》和《央视论坛》。生存时间最短的只有两个月,最长的也只有三年半。如今,《新闻1+1》1岁了,作为第一个拥有央视自己评论员的评论性节目,我祝愿它一路走好。而这,需要它具备更敏锐的创新能力和生存技巧。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组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