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于冠深:首在鉴赏

2009-07-13 08:54:33

来源:   作者:

摘要:

  别人是否赞同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觉得,对报纸或刊物编辑来说,就其组稿、看稿、编稿等诸多方面的职司和能力而言,首要的一条,乃在于鉴赏:看稿子要有眼光,能准确分辨出不同稿件的高下优劣,以保证取舍正确和处理得当。
  一张报纸或一份刊物能否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喜爱,归根结底,在于它刊登什么样的稿件。换言之,即取决于其所登载的稿件,是否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或说得更准确点是,其所登载的稿件,就数量和质量而言,在多大程度上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众所周知,每天的报纸和每一期刊物,究竟登载哪些稿件,正是报纸刊物编辑的职司或曰权力所在。编辑能否在大量可供选择的稿件中,将那些相对而言最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稿件推出,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的鉴赏水平。因此,我之所谓首在鉴赏也者,其一,一张报纸或一种刊物的命运,与其编辑的鉴赏水平密切相关;其二,一个编辑的水平高低,首要的一条是看其鉴赏水平高低。不言而喻,我这里所说的编辑,既包括一般的编辑同志,也包括编辑部门的负责同志,还包括总编辑同志。顺便说及,我曾与闻有同志对总编辑这样作解:“总编辑者,总是编辑之谓也。”此解不同于人们的通常理解,即总编辑乃总的编辑之谓,但显然也合于实际。
  或许有同志认为,不过分辨稿件的高下优劣罢了,何难之有哉?一般说来,这的确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问题在于,不一般的情况并不少见,或干脆就说是所在多有。
  回想我在初当编辑的时候,主任交我编一篇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稿件。那时,我只非常一般化地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却不知道它们的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内涵,所以我能够做的所谓编辑工作,基本上是贴一下稿笺而已。面对这样的稿件,如果不是主任决定采用而交我编辑,我便无法决定弃取。可见,对一个编辑来说,凡涉及其学力空白领域的稿件,他就根本不具有鉴赏能力。
  新闻媒体的编辑同志,大体说来,没有人不知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故每每面对稿件,总是慎之又慎,有时恨不能放在显微镜下反复观照。遗憾的是,仍旧不能杜绝有着这样那样问题的报道或文章出现。比如,导向明显偏颇;比如,意旨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等等。这叫力不从心。力者曰何?当然乃鉴赏能力之谓。
  有同志告诉我说,他的一篇文章,在某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奖。他的一个朋友将此文推荐给另一家报纸。这家报纸在刊登的时候,竟将文章中由以获奖的亮点删掉。这又说明,有的编辑同志,好稿件看不出好来,把亮点看作问题或觉得有什么不妥。既然如此,也就难免差稿件看不出差来,甚或视差稿件为好稿件。这是最典型的鉴赏能力不足的表现。凡是这样的同志,更有可能过于迷信名家。
  总而言之,鉴赏的能力是一种软能力,看不见,摸不着,没法用现成的标尺去衡量。尽管如此,就不同的编辑而言,其鉴赏能力确有高低之分,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个合格的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
  所谓鉴赏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能力。报刊编辑提高鉴赏能力的途径,有如此三条。其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掌握唯物论和辩证法。倘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有捷径可走的话,我以为就是认真研读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其二是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好书是接受陶冶熏沐的过程,必于提高鉴赏能力有利。其三是多练笔。眼高者固然不一定手高,手高者则必定眼高。故尽管编辑的职司是编,还是应尽可能地多写一点东西,通过写的实践提高鉴赏能力。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6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