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长 平:灾后需要重建的不只是房屋

2010-06-25 14:30:26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长  平
  废墟上也会有春天,红花绿叶代表着希望。残垣断壁之间,嫩绿的树枝自在地生长,不止一家媒体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时发表这样的照片。到了两周年的时候,如此诗意的比喻已经不能满足媒体的表达,大多数主流媒体都直截了当地用最热烈的词语,赞美灾后重建的成就。新华社甚至用长篇评论来探寻“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力量”。
  草木有荣枯,人何不效仿?于是有网站想出一个策划,要去受灾最为惨痛的北川中学拍摄512张笑脸。所幸两年来被反复教育如何遗忘悲伤面向希望的师生们,并没有丧失自然的本性,他们委婉地拒绝了。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对逝者的良知未泯,还是因为那家网站的媒体话语权不够强大?不要小瞧主流媒体设置话语的能力。通过他们的引导和反复的渲染,很多当事人也开始觉得,这场地震早已反败为胜,不仅让人们借此机会验证了社会制度的优越,而且让当地的发展提速了20年。重建的学校无比现代,翻新的医院格外奢华,幸存的农民住进了别墅,劫后的城市焕然一新。
  北川中学拒绝拍摄笑脸的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家园的重建如何令人欢欣鼓舞,那些逝去的生命都不能重归,这是主流媒体不能回避的事实。在那轰然倒塌的校舍下面,到底埋了多少同学和老师,他们的遇难到底和建筑质量有没有关系,这还是一笔糊涂账,单想一想那些曾经和自己一样鲜活的生命,也很难配合媒体献出笑脸作为两周年祭奠的符号。
  新的生命还在不断地诞生。新华社发表消息说,截至今年4月底,四川地震灾区已有3140名接受再生育技术服务的妇女成功怀孕,生育婴儿2106个。两千个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定当大过无数新房给予人的欢娱。看着这些新生命的成长,不禁让人感慨万千。真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些新生命将在何种意义上延续逝者的存在?他们不可能是简单的替代品,更不可能是悲剧的遮蔽和掩埋者,他们能否在血的教训上获得新的起点?
  家园的物质重建固然很重要,它让伤痛的灵魂有了物理性的依存。但是现代化的概念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灾难的中国人,是否因此而长了记性,至今还是一个疑问。艺术家艾未未为5·12两周年完成了一个大型声音作品,就是征集网友念出他们搜集的地震中遇难学生的名字,题为“念念不忘”。这个作品的意义在于对抗遗忘。记忆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也是个体成长的前提。倘若没有记忆,世界将会如何?不要以为所有人都会痛心疾首,有人抹杀记忆,正是为了篡改历史。
  灾区官员自豪地说,假如再有地震,房屋只会开裂,但不会倒塌。这的确让人感到安慰。不过我们不太清楚,这只是因为援建的资金较为充裕呢?还是即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优先把学校和医院建得更加牢固?我们更不清楚的是,即便在地震灾区,人们是否懂得了更多防震的知识,是否进行了应有的抗震演习?更不用说全国范围的未雨绸缪了。假如不是这样,又如何谈得上进步?
  5·12地震之后,最令人感动的是如潮而至的爱心。几百万的志愿者,几百亿的捐款,万众一哭,举国同悲,不仅感动了灾区民众,也感动了13亿中国人。人们发现人心还是肉长的,最基本的怜悯和关爱并没有像先前所担心的那样,在经济发展中被雨打风吹去。彼时媒体上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爱永存”,表达了人们的欣慰和期待。两年时间过去了,除了口号和故事之外,大爱如何永存,我们并没有更多的办法。在接二连三发生屠童案的今日,这句话更显得有些苍白了。
  大爱需要寄生的平台,这在5·12地震之后也曾自然搭建,那就是多元的民间渠道。令人痛惜的是,现实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NGO组织在震后得到蓬勃的发展,甚至有着相反的势头。我们只能相信,5·12地震之后的大爱力量犹存,它一定会找到更多的机会生长。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