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陈中华:做个专家型记者

2010-09-10 12:10:03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陈中华
  前不久,一位年轻女记者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
  我回答说: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我说:记者——尤其我们这种体制下的记者,就是在吃青春饭。假如到四十多岁,仍然提拔不上去,仍在做一个大头记者,青春早已消失,热情也已不在,还一直比着领导的讲话、材料,完全应声虫似地“解读”,我不信有几个记者还有采访、写稿的兴趣——尤其你自己内心还认为有时是在说假话。所以,做一专家型记者,经常写“专家型报道”,像大学教授那样,像在做学术一样地研究手中的报道,一直钻研到七八十岁,也会兴致盎然。
  什么是“专家型报道”?我以为就是在大的导向框架之下,尽可能地表达自己个性的、独立的、有点“出格”的看法,常抒“一家之言”,常瞅住当下社会的一些“偏”的现象,与它论理。
  究其实,我一直有较强的政治、社会参与意识,我是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那一年上大学的,是改革开放思想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不断地进行全社会的改革一直是我的执着信念。恨也只恨这辈子已当不上官了,不能以行政权力的手段,来体现自己发展、改革、治理的理想,这只怪大学毕业时选错了职业,怪自己能力不够没提拔上去,但又没死心,心里对许多事有看法,也只能借写文章咋唬咋唬,发泄发泄。若能再有几个人读到我的文章,多多少少影响他一点看法,让他心里犯点嘀咕,这辈子也只能这样了。
  说到“论理”,以8月5、6日在大众日报刊发的两篇民间借贷调查为例:此线索从一公司那里获悉,说8月初要在那里开个会,全国许多省搞民间借贷的人都要来。我立即意识到:一个非常好的采访机会。因为我已为这个问题在报纸上较劲论理好几回了,且平常难得全省全国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跑,你跑过去人家也不一定会接受你的采访。
  但这恰是我工作、家庭事都安排得非常满的一段时间,我尽可能以报道为主,赶赴青岛崂山,尽最大的智慧和体力采访撰写了这两篇调查。
  之所以在这个报道上倾己全力,是因这题材恰能体现我的一贯看法,即文章“核心提示”所说:4000万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GDP的60%,就业总量的70%,而从银行得到的放贷只有银行放贷总额的20%。中小企业只能被迫以高出银行放贷利息的4倍从民间借。我们吆喝着扶持中小企业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说公平,可是“公平规则”恰是那些与中小企业竞争的垄断型企业的人制订的,或在他们的影响下制订的,能公平吗?
  此稿发出后,被全国各主要网站广泛转载,说明了同仁们的认同;说明“论理”一直都是我们所有记者及媒体的意识或潜意识。我自然感到振奋与高兴,以为这就是做记者的最高荣誉。
  反观自己,论理也一直是我做记者尤其是做一个老记者采访的最大动力,只要没有领导的安排,只要腾出时间,我即寻找题材,来给我以为的“不是”论个理。
  如何做一专家型记者?说起来就多了。我强调的是,不要光做一“老实”记者,光做工作性报道,光来证明“无比英明正确”,光解读、导读,光顺从,光是“上面提倡什么,我们这里就有什么。”
  做专家型记者,就是要习惯研究,研究政策,研究政策预期,研究“中国特色”,研究“两难”,研究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不同立场,研究一些“信号”。
  最重要的是研究我们所供稿的媒体,研究它对专家型报道的认同及开放程度,也就是你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能够发表出来。不然,你自己瞎研究,领导给毙了,别人看不到,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还要研究“异端”,即研究与主流意见不同的意见。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甚至一些外国人的看法。如何读到这些“异端”意见?在此不多说。多年来,新华社所办《参考消息》是我每天必读报纸之首选,尤其是“外国人看中国”栏目,给了我许多启示和灵感。
  (作者为大众日报特派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