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长 平:言论的自由市场

2010-09-20 19:05:11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长  平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里的李一,到底是养生大师还是江湖骗子?荆州渔民王守海在打捞救人英雄的尸体时,到底是“挟尸要价”还是“牵尸靠岸”?这两起近期热点事件,看起来互不相干,却遵守共同的舆论原则,其信息日渐补充和完善,孕育出一个较为自由的言论市场。
  一个月前,当李一以道长身份出现在《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报道中时,温文尔雅,高深莫测,是很多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的养生师傅,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正面人物。该报道试图呈现多元的社会文化,但是记者对李一的背景显然缺乏必要的调查,尤其是具有强烈广告效果的“皈依弟子超过3万,一半正在商界;而在另一半中,政界、演艺界、学界的精英亦不乏其人”等描述,引发了众多网民的质疑。《南方都市报》随即报道了这些质疑,并进一步调查了李一“水下憋气142分钟”表演,核实其“名人弟子”,发现了“李一现象”的若干破绽。
  接下来媒体蜂拥而上,通过报道和言论,对李一的所作所为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在《时代周报》的报道中,李一已然是一个涉嫌欺诈、强奸的犯罪嫌疑人,其骗术低劣,言行猥琐,贪财好色。但是该报道也有明显的瑕疵,以匿名受害者的口述为主,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此时,李一的形象已经无可挽回地破产。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提醒媒体在对李一的批判中,不要陷入情绪化的泥沼。文章称,“一个理性社会本来就该拒绝‘大师’、‘大仙’们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误导公众,但如果这样的批判总是一再演变为口舌群殴、情绪化宣泄,则未免把一个复杂的社会事件简单化。”至此,热烈的舆论批判中显现出理性的反省。
  在对李一现象的报道中,媒体的互相纠错并没有发生直接的争吵,事实和观点却发生了彻底的颠覆。而在随即发生的《挟尸要价》照片风波中,我们看到了激烈的争吵,真相的细节也在争吵中表达得越来越丰富。
  被称为中国新闻摄影界最高荣誉的“金镜头”奖获奖作品于8月18日揭晓,张轶拍摄的《挟尸要价》以全票当选。去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位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溺水身亡。打捞尸体的公司因为钱款没有到位,一度停止打捞。这一插曲被张轶拍摄下来,随着照片的发表而震动舆论,打捞公司也受到了当地警方的处罚。
  这张照片遭到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的质疑。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异议了,但是因为这个奖项及其他获奖照片屡现假作的背景而引入注目。李玉泉认为,照片所记录的画面,并非打捞人员见利忘义的“挟尸要价”,而是与岸边师生商量“牵尸靠岸”。李玉泉认为该照片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去年《南方周末》也曾发表调查报道,澄清挟尸要价者并非照片上的渔民王守海,而是他在岸上的老板陈波。
  为了回应李玉泉的批评,张轶发表了当时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该消息的首发媒体《华商报》的文字报道记者郝建国也撰文回顾事发经过。这些照片和文章,以及当时地方政府的调查表明,打捞公司老板陈波和长江大学商谈价格,打捞费为每具尸体1200元,在收到4000元定金之后开始打捞。因为余款没有到位,陈波曾指令打捞者王守海等人暂停工作。由此,舆论普遍认为,该照片整体上并未造假,且于拷问公共道德功大于过。李玉泉身为宣传部长,其发言的动机和倾向也受到质疑。“金镜头”评委会调查组也发表调查结论,称该照片不存在造假问题。
  不过争论仍然在进行之中。有人认为,捞尸收费并不为过,且价格事先谈好,等待钱款到位并不等于漫天要价。又有人认为,即便挟尸要价的事实成立,但该照片记录的瞬间未必名副其实。
  这两个故事,与其说是在呈现最后的真相,不如说是呈现了真相的呈现过程。这个过程比真相本身更加重要。我们看到,迄今为止,在这两场舆论风波中,并没有权力部门出面定性,组织赞扬或批判。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经典的媒体理论中,言论自由的第一要义,乃在于提供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真相并不仰仗权威,而是在纠错的过程中显现。无论是温和的独立报道也好,还是激烈的争吵也罢,只有让各种言论自由竞争,人们才能走上通往真相的道路。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