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乔新生:路透社记者的教训

2010-11-10 17:10:01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乔新生
  在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塞尔维亚的德约科维奇与路透社记者有过一番精彩的交锋。这位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认为“北京恶劣的天气下”,“会不会在早餐中加入抗毒剂”?这位塞尔维亚小伙子诚实地回答,每天的早餐都是健康的中餐,包括面条和饺子。路透社记者似乎没有达到目的,紧接着问:比赛中是否感到呼吸困难。这位著名的网球选手开玩笑说,“最好在赛场边有个氧气罐”。路透社在当天晚上发布的新闻中,明白无误地写道,德约科维奇抱怨北京环境差,没有新鲜空气,恢复太难。于是在2010年10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路透社记者询问德约科维奇在比赛后哼唱歌曲的名字。这位著名的运动员毫不客气地说:“对你,我无可奉告。”
  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都应该知道,尊重采访对象是采访报道的第一原则。假如先入为主,试图借助于采访对象之口,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就违背了记者采访报道的执业准则。笔者在与西方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曾经多次领教西方记者的“采访风格”。譬如,为了证明中国缺乏动物福利保护的精神,他们希望中国学者从中国人的人格缺陷和价值标准缺失出发,论证或者至少认同他们的看法。坦率地说,这不是进行采访,而是在逼供。经历过西方记者的温柔逼供之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西方记者在华采访时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他们总是先“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能够证明他们看法的专家学者或者“持不同政见者”。假如他们恰好找到了这样的学者,那么,就可以借助他们的表述,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在上述采访事件中,路透社记者对于运动员的回答,显然并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路透社记者完全可以找到其他“配合”“采访”的运动员,从而使他们的演出变得美满。但令人遗憾的是,路透社记者既不愿意采访其他的运动员,同时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因而将运动员的玩笑话变成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武器,演出了一场小小的闹剧。
  尊重采访对象,首先要尊重采访对象的话语权。现在,一些西方记者在中国境内犹如无头苍蝇,他们随意选取采访对象,如果对方的回答不能令他们满意,或者不符合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会掉头而去。丝毫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应当具备起码的礼仪。
  近些年来,来华采访的西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身上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充分说明,如果只有意识形态偏见,而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愿意脚踏实地地了解中国的国情,那么,在采访的过程中就会自摆乌龙。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西方记者在中国不难找到志同道合者。但是,如果把少数学者的观点当成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或者,把采访对象的观点放大为“中国知识界”的看法,那么,就违背了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在有些新闻传播学者看来,新闻记者的咄咄逼人,恰恰反映了他们的职业敏感。假如不允许他们选择性地提出问题,那么,记者很可能被某些公众人物所利用,新闻媒体就失去了监督和批评的价值。的确,新闻媒体的批判功能决定了记者必须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问题,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质疑。但问题就在于,记者必须尊重事实,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更不能放弃自己最基本的执业准则,把一些莫须有的语言强加给采访对象。公众人物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义务,但是,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的语言不能断章取义。因为那样做就可能损害公众人物的名誉。
  部分西方驻华记者认为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生命力的,不管中国整个社会怎么变化,记者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能独立做出判断。这些记者朋友如果不是缺乏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就是在故意装傻。当记者寻找采访对象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通过寻找“另类的”采访对象,反复印证自己“另类的”观点,那么,这样的记者就是活在历史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记者应当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尊重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如果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把个别细节问题放大为整个社会的问题,采访报道出现失误就在所难免。
  新闻采访报道也是一门科学,如果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么,难免会授人以柄,成为历史的笑谈。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0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