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观 其:还有谁敢问“市长,你在哪里?”

2010-12-20 20:55:39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观  其
  受新媒体冲击,报纸日子吃紧。一是经营收益的提升越来越难,二是舆论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难。两难中,后者更紧要,因为报纸吃的就是影响力这碗饭,没有影响力,遑论发展?
  为提升舆论影响力,报纸都在努力。就纸版内容而言,近年最为报纸挣分的招数,一是新闻本土化、深度化,二是评论日常化。
  这里单说评论。翻翻1949年之前的报纸,不管是党派报纸还是民间报纸,评论都占较大的版面比重。1949年之后,报纸上评论的规格越来越高,但所占版面越来越小、出现频率越来越低,评论几乎成了“本报评论员”的专利,“大事才评论”也成为常态。评论日常化,是近十年的事。现在,没有时评版的报纸很少了。
  但是,与新闻本土化不同,时评则是外地化:本地报很少评本地事,批评性地评说本地事更是少见。这不能不说是报纸舆论影响力提升的一大软肋。本地读者更想看到报纸对自己身边事的评说,尤其期望通过报纸的评说推动本地问题的解决。
  正因此,笔者一直关注“广州时评现象”:评论本地事,让评论落地。仅举几例:
  11月18日,南方日报《谁来和成都争当改革前沿》:成都曾经公开表示已经多年不到广东来学习改革经验了,我们自己呢?一些干部仍然洋洋自得于表面化改革、口号式改革。再追问下去:广东这些年有什么值得在全国推广的改革模式呢?既然缺乏,就要加油,踏踏实实地推动一些具有全局意义的真改革、大改革,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小打小闹和自我神化。是不是改革前沿,终究是要靠改革成绩说话的。
  10月20日,羊城晚报《毕阿婆何时不用再找市长》:正常投诉不管用,市长(广州市长万庆良)批示不落实,市长热线也形同虚设,问题究竟出在哪?……在我看来,恐怕各层级的制度失灵才是问题的关键,否则难以解释如此不堪的现状。
  10月8日,新快报《到哪找广州的那些部长和局长》:刘副部长的情况(市民报料称广州市番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新宇多日没上班,记者调查,番禺区纪委给出了答案:没出差,更没出国,人在检察院),有关部门是掌握的,只是没向公众公开,他们一贯都是这样的,这次也不例外;而刘局长的问题(花都区畜牧局局长刘荣福未向组织部门请假就出国了,而且不知道有没有打算回来),有关部门显然有失察、失职的嫌疑,一个局长长期不上班,组织部门居然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算怎么回事呢?
  而“广州时评现象”的经典案例,当数新快报的“沙井夺命”时评。今年八九月,广州发生多起沙井盖被偷、无盖沙井吞噬人命事故。新快报不断推出时评,并刊发多篇“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推动问题解决。比如:
  9月9日,《若沙井悲剧仍不问责,必陷市长于不信不义》:花都区政府在问责问题上的刻意回避,或者说在问责意识上的苍白无知,足以让正处尴尬境地的《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更加尴尬。当然,此时此刻,更尴尬的恐怕还是市长。
  9月13日,《牢记广州的这些“耻辱”》:我们惊讶于市长会亲自过问小小的沙井盖,惊讶于连市长碰到这个问题也有话不奏效的时候,惊讶于我们城市的公共治理为何连在最简单的事情上都让人失望……
  9月14日,《万市长,你在哪里?》:“万市长,你在哪里?”的呼声所表达的,并非真的把希望寄托在某位领导一己之力上,而是表达出两种心声:一是管理者应该言而有信,既有承诺就必有担当;二是对管理部门的普遍性推诿责任、管理不善却无人被问责的公共政治溃败局面,表示出极大的愤怒和无奈。
  9月15日,《沙井问责终于立法,公众等待了六年》:提上议事日程的法案为何要公众苦等六年,六年之内杳无音讯,六年之后却又惊艳出台,难道仅仅缘于万市长一己之力?……这样难堪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无论是对踌躇满志的万市长,还是对心存幻想的市民来说,恐怕都是个无情的打击。
  时评,评本地事才叫本事。还有谁敢问“市长,你在哪里?”
  “舆论环境制约”是很多媒体时评“灯下黑”的理由,想想也是。可是,媒体不光是舆论环境的“被影响者”,更是舆论环境的“影响者”、“塑造者”。总是甘于被影响,怎么会有影响?○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