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张季鸾、流行语及其他

2011-02-20 20:30:07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刘宪阁
  最近,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等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著名报人、“一代宗师”张季鸾的名字也有幸上榜,并名列文化类之第二位。笔者一直在关注张季鸾研究及相关进展,热心的友人特发电邮告知此事,并谓可喜可贺!起初我也很高兴。只是注意到张先生上榜的理由,再联想起相关的一些问题,我又难以真正高兴得起来,而是喜忧参半。
  说高兴,是因为很多年来张季鸾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更不用说公正的评价。这次入选上榜,适逢其病逝七十周年将要来临之际,对推进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位名报人,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关于张季鸾之生平、言行与思想,几十年来两岸已有不少介绍和研究,相关评述且随时代推演而迭有变迁。其典型者,如得其多年亲炙、先后服务于《大公报》和《文汇报》的老报人徐铸成那本小册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又如前几年先在天涯社区网站上热炒、后由《读库》等平面媒体推出并发行单行本的梁由之《百年五牛图》,其三即关于张季鸾。至于海峡对岸,则如曾在《大公报》客串记者编辑长达十几年的陈纪滢,特别是那几本小册子《报人张季鸾》、《一代宗师哀荣余墨》、《胡政之与大公报》、《抗战时期的大公报》等。
  由于资料不足、记忆有误以及过多倾注感情等缘故,这些作品虽力求“尊重历史主义”(徐铸成语),而问题仍然不少,但影响则确实颇大。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比较通俗的写作才开始了解和认识张季鸾的——尽管未必准确。也因此,提起这位名报人,不少人可能都会说知道,甚至还会津津乐道地谈起两次入狱、三骂大佬、接办新记《大公报》、成为蒋介石入幕之宾……好像很熟悉。
  而这,正是笔者比较忧虑和担心的原因之一。其实细究起来,关于张季鸾看似讨论已多,实则考察尚浅,可以说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不仅一些基本的史实尚待弄清楚,有关评价更值得斟酌与商榷。特别是长期以来难以摆脱政治干扰和党派因素的影响。近年陆续有些新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并试图摆脱以往常见的政治困扰,但终究还是很难完全清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因此,不少评价离其本来形象可能相去甚远,与他著名报人的身份,特别是当年在新闻舆论界和社会政治圈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不太相称。
  真实的张季鸾,可能既不像以往指斥的那么卑劣不堪,但也未必如时下一些人称道的那般清白无辜。而不能恰当地了解、认识和评价张季鸾,显然已影响到其墓地问题之解决。
  据发布方称,“张季鸾”上榜乃因“其墓与猪场为邻,四周荒凉一片,令人感叹”。原来如此!这个理由与其说是出于对这位杰出新闻人的由衷崇敬,或者对当下中国新闻发展的真诚探索,倒不如说更像是对另类现实的无奈抵抗!以此入选“文化类”流行语,实在有些反讽,甚至近于残酷!
  张季鸾墓地之成为问题并非自2010年始。据笔者了解,目前至少已有将近十年。而所以久拖不决者,当然有动迁养猪场耗资巨大这种现实的经济考虑,由此也折射出片面强调GDP而忽略社会文化的发展困境。
  另一个各方并未明言但绝非无足轻重的原因,则是人们对张季鸾政治身份的认定,特别是他与蒋介石不清不白的暧昧关系。其实正如他去世后,重庆《新华日报》的一则短评所言:张季鸾也是有立场的,只不过“他所坚持的那个政治立场,正是代表他的社会观念与国家观念。”换言之,当时像周恩来这样的共产党人对张季鸾显然有着更为“同情之了解”。也因此,毛泽东才会看重他,甚至打算邀请他访问延安并斡旋和转圜国共关系。
  唯其如此,对这位报界奇才、新闻名人,尤其是他在现代中国内忧外患、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所扮演的角色之考察,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必要。当然,这种拓展既需要在资料的搜集方面做进一步努力,也需要在史实和观点的探讨方面更加深入和客观。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2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