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百年清华与新闻传统

2011-04-29 15:28:12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刘宪阁
  今年4月,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各种庆典活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许多院系也在想方设法积极忙活,其中就包括努力追根溯源以确认庆典谱系的历史正当性。当然是越久远、越古老越好。这对新闻与传播学院好像不太有利:她太年轻了,似乎还难以谈得上有什么传统。其实也不尽然。
  相比于清华园内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时间更长的大多数理工院系,成立于2002年4月21日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确实还很年轻;与校外不少兄弟院系相比,亦是如此。比如就历史渊源和学术地位而言,她显然没法和复旦大学八十来年、人民大学五十多年的新闻学院相比。即便毗邻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是不容小觑的“老大哥”:不但比清华这边早一年正式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更是已有九十余年的光荣历史。
  但这并不是说,清华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没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详情当另论);更不是说百余年来清华人在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等方面没有什么作为。实际上,“清(华)新(闻)人”也有所摸索、尝试和努力,并正逐步形成一种“清新”传统。
  以新闻教育而言,清华虽非国内最早开设这方面课程的学校,但在上世纪20年代的泰西文化班上,确已对此有所涉及。比如从《清华学报》看,至少有两篇涉及新闻学的文章。分别是1924年第1卷第1期的《报纸的新闻分析》和1925年第2卷第2期的《五种报纸的广告分析》。这两篇中国早期新闻批评和传播学量化研究的重要作品,都是当时学生选修泰西文化班的课外研究成果。其时清华并无新闻学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逐步筹设传播系和新闻学院),几位同学只是在课上讨论科学方法时,觉得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遂以报纸为例进行考察。尽管如此,正是在这种博雅型或者通识型教育中,涉及通常所说的媒介素养。由此也可以说是开启了清华新闻教育的先河。
  以新闻实践而言,清华更是不遑人后。比如梁启超,一生创办和参与的报刊多达17种,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闻思想。如果说这主要是他作为“国学四大导师”之一进入清华之前取得的成就,那么从清华园走出的名报人、名记者同样也不逊色:十月革命后第一批访苏并与列宁等相见的中国记者俞颂华,曾任路透社远东分社社长、上海《新闻报》总编辑的赵敏恒,成长于《大公报》、成名于《文汇报》的徐铸成,中共党内文笔同样精彩、报界都曾留踪的南北“二乔”……默默耕耘者,更是难以胜数。诚如李彬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总结的:既有梁启超这样的新闻巨匠,又有章汉夫这样的革命报人;既有羊枣、胡乔木、乔冠华等评论家,又有俞颂华、赵敏恒、徐铸成等名记者……他们是新闻人的典范,也是清华人的骄傲。
  历史如此,今又如何?200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成立,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秉承先辈精神,新一代“清新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短短几年来,已有一批“清新人”活跃于各大传媒:现为《人民日报》记者的李强同学及其《乡村八记》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赞许,现为学院青年教师的周庆安博士被聘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原《南方周末》调查记者刘鉴强以一部“新新闻”作品《天珠——西藏传奇》受到瞩目……
  晚年受邀出任院长的老报人范敬宜,更是一直关心着学院和学生的发展,并提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去冬他生病入院,前去探望的李彬老师随手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发现有好几篇都是清华新闻学子的作品,遂逐篇指给他看。范院长很欣慰,没过几天就不幸辞世了。现在尤可告慰这位“壮志未酬”的老院长的,是学院在去年12月通过了统一组织的国际评估,并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最近评定的第六届南都新闻奖,有四位清华学子分获二三等奖,在各院校毕业生中名列榜首。
  正可谓:百年非虚度,“清新”有传统;自强不息者,努力向前行。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4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