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拉丹死了”的新闻社会史

2011-06-30 19:57:18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刘宪阁
  有经验的读报者都知道,相关消息的版面安排、字号选择乃至用词、配图等往往别具深意;一些研究者据此提出“版面政治学”,甚至还形成一套专门用来分析前苏联政治的“克里姆林宫式读报术”。这样做有时或不免过度诠释,但仔细品味,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编排处理背后,往往也确实透露出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最近关于拉丹之死的各种报道,即是一例;尤其把那些标题放在新闻社会史的大背景下去解读,更耐人寻味。
  先看美国媒体是如何报道拉丹之死的。据不完全了解,至少有这样一些标题,如We Win at Last(我们终于赢了)!We Got the Bastard(我们抓住了那家伙)! 也有颇具文学笔法的BIN LADEN’s Dramatic Demise(拉丹的戏剧性死亡)。有的则干脆以主动和被动语态表达此意,前者如US Forces Kill OSAMA,US Kills BIN LADEN(美军/美国击毙拉丹),后者如BIN LADEN Killed By US Forces in Pakistan(拉丹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还有些报道更为简洁明了,不约而同地仅以Dead(死了)一词来做主打标题。
  再看国内一些媒体的标题。个别的标题较俏皮,如“拉丹拉倒了”,或者干脆借用俗语“拉倒”来表达此意。大多数标题则中规中矩,不是谓拉丹已死、拉丹毙命、拉丹被毙或被击毙,就是称美军击毙或者打死拉丹。《人民日报》则和当年9·11报道的版面安排一样,在头版右下角刊出消息,其主标题为:美国宣布击毙本·拉丹。无独有偶,《广州日报》等亦拟类似标题,谓美国或奥巴马宣布拉丹毙命或被击毙。另外,至少有六七家都市类报纸的主打标题不约而同,都是四个字:“拉丹死了”。
  明眼人不难感知各种标题背后所折射出的心理期待、政治立场和情感取向。且不说中英文之间的微妙差异,就是中文的打死、击毙等不同表达也足以引人深思。而笔者更感兴趣的,是“拉丹死了”这一颇有特色的中式简洁表达(与英文标题Dead相映成趣)。1949年前的新闻报道中即有此类措辞,其典型者如1945年5月,国内有些报道在标题中直书“希特勒死矣”,形象地反映了二战期间国人反法西斯的心态。1949年后一些标题中出现的更为口语化的“死了”,则透露出新社会情境下的特定心态。
  “某某死了”起初主要用于冷战氛围下的一些国际新闻报道。比如1959年关于人称头号战争贩子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之死,就出现过“杜勒斯死了”这样的标题。而为许多新闻人津津乐道,并视为标题制作之典范的,是关于原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之死的报道。1971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六版右下角刊登了一篇不到百字的短消息,标题为“赫鲁晓夫死了”。诚如有论者分析的,如果用病死,似表明对其有所同情;如果用逝世,又好像是悼念;如果用一命呜呼,则有些尖锐,也不太严肃。因此,用“死了”就挺恰当。
  这样的标题策略,后来又被用于蒋介石之死。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四版右下角刊登了一篇不足600字的消息,标题是“蒋介石死了”。不难想见这背后所透露的当年那种敌我对立的社会氛围与政治心态。此点甚至在台湾地区的媒体中也有所呈现。比如1976年9月,台北报纸也刊出过“毛泽东死了”这样的标题。但这种状况并非一成不变。比如1997年邓小平去世后,台北报纸已转而采用“病逝”这样的表达。
  从另一方面看,大陆媒体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随着中苏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关于勃烈日涅夫之死的报道,就出现“逝世”等提法。又如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蒋经国去世后,我们也不再出现“死了”这样的标题;宋美龄去世,有些媒体更采用“风华百载走入历史”等字眼进行报道。
  可见,新闻报道中的标题用语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社会历史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时代的变迁、情感的选择、政治的倾向等从中无不可见一斑。诚如语言学家陈原所说,一个词汇的语感,在平常也许不那么突出;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语感就很突出了。就像说某人“死了”或者“逝世”,表达的不仅是普通语汇学上的一般词义,也包含着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鄙夷之情或崇敬之感。而在当下的中国,究竟如何理解都市类媒体报道中“拉丹死了”这类标题所蕴涵的丰富信息,有心人自可进一步去观察和体会。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