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观其:官方舆论场的尴尬

2011-08-31 13:44:00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观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推出的系列评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首篇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可以说是对主流媒体和官方舆论场的一记棒喝:
  在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上,与“愈战愈勇”的网络舆论相比,官方媒体屡屡“失明”“失语”,容易陷入新的一轮思想僵滞;“自律”的官方舆论场,趋于自我边缘化,而政府的公信力持续流失而致贫血。而平时,官方媒体对群众焦虑的问题关注不够,正面宣传流于“自说自话”,甚至“自娱自乐”。
  评论提醒官方媒体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千万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抛开习惯的“官话”,学会说“人话”,不要违背经验常识,不要“侮辱网民智慧”。中共十七大倡导的保障人民“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希望首先在官方舆论场也能有通畅的渠道。
  人民网的评论说得极是,在舆论的战场上,官方媒体确实往往反应迟钝,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舆论阵地,官方媒体不去占领,市场化媒体、新媒体就必然会去占领。
  往前看,这也算由来已久了。传媒市场化改革以来,官方媒体逊于晚报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新媒体大兴后,包括官方媒体在内的种种传统媒体,又逊于互联网、手机等种种新媒体。为什么会如此?确实值得玩味。
  按理说,在新闻竞争中,与晚报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相比,官方媒体有大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为什么干不过对方?与种种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有大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为什么干不过对方?如果说机制、技术是重要因素,那么占有人才、资源优势的为什么就离机制、技术这么远?机制滞后、技术落后,本就是不应该的问题。
  据我了解,在官方媒体干活的,其实都很优秀,都是人才,并且绝少漠视百姓疾苦的“冷血动物”,绝少不思进取的混混,也绝少以稿谋私的孬种。
  那么,症结在哪里?
  李长春同志在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业界学界一片叫好。确实,党委政府如何对待媒体、如何管理媒体,在今天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领导提出要“善”,说明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善”的问题。本来应该唱响主流舆论的官方媒体却屡屡“失明”“失语”趋于边缘化,其中就有管理方式不当的原因。不管是媒体管理还是其他管理,都要严,都要依法依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严管的前提是,得明确管什么、怎么管,得尊重传播规律。管理和教育差不多,理念、方法不对,死管,就管死了。是听话了,但动力和活力也没了。另一方面,与管理官方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对市场化媒体、新媒体的管理其实更科学,宽严相济,它们的空间大,活力大。这也无形中导致官方媒体、传统媒体在与市场化媒体、新媒体的竞争中“输在了起跑线上”。市场化媒体、新媒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草根气”十足。光脚接地气,草根接民气。像人民日报评论里讲的“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在中国,还有哪一股力量可与人民抗衡?善用民气者胜。
  与管理“不善”相对应,官方媒体、传统媒体的观念、方法上也就产生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官方舆论场太过“自律”了!这种“自律”,说白了就是自我设限、自我封闭、不敢说话,久而久之不会说话了。不光是媒体总编的问题,还有“记者编辑总编化”、“记者编辑部长化”的问题——对新闻事件,首先考虑的是让不让报,而不是去揭开事实真相。应该说,新闻人都有正确导向的责任,但编辑记者与总编毕竟职责分工不同,编辑记者的首要职责是拿回新闻来,而总编则在把关方面负有更大的责任。打个比方,新闻如战场,传媒如战车:编辑记者就是拉战车前进的战马,总编就是车把式。如果人人都当车把式,车是稳当了,翻不了,方向也正确,可惜不动。呆着不动,那不是等死吗?记者要当奔腾的战马,不能当暮气沉沉的慢牛。好记者的一个表现,就是让领导使劲拽着你,而不是让领导赶着你跑。你往前跑的劲越大,领导拽你拽得越吃力,就表明你越成功。
  总之,党委政府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媒体敬民心、畏民意、用民气,记者编辑人人尽责,官方舆论场自会远离边缘化的尴尬。○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8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