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张涛甫:歧视性广告背后的职业伦理缺失

2012-03-19 09:58:49

来源:   作者:张涛甫

摘要:

  文/张涛甫
  2月1日,香港一家媒体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广告,反对内地“双非””(即夫妻双方均非香港居民)孕妇赴港生产。该广告用蝗虫的形象影射内地人,并要求当局阻止“入侵”。广告用词极其煽情:“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0,000养育双非儿童吗?”这种极端广告出笼以后,引发两地舆论的强烈反应,甚至引发了两地精英的口水战。冲动是魔鬼。一旦族群情绪被冲动点燃,即会失控,就连应该秉持理性的知识精英,也会擦枪走火,烧焦了斯文尊严。这一事件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而这里最应该反思自省的则是媒体。如果没有媒体的引爆,应该不会产生如此大的舆论风波。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是不以自身利益以及地方利益为重,而应以公众大义为先。客观地说,内地“双非”孕妇赴港生产减损了香港人的实际利益。据统计,前年中至去年中期间,香港出生人数为84700人,其中38600人为内地产妇所生,占总数的45.6%。在香港政策福利资源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内地“双非”孕妇在香港生育的孩子多了,就会稀释香港孩子的福利。换句话说,内地“双非”孕妇大量进入香港,虽是在现有香港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但这种做法有些不道义,在客观上减损了香港人的利益。发生这种问题,需要用理性的方法解决。香港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调整,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再者,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于情于理都不该怒目相视、恶言相向,撕裂族群脐带。当香港与内地因“双非”孕妇赴港问题引发不快的时候,媒体作为共同体的纽带,应该扮演消弭裂痕的角色。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个别媒体在火上浇油,扬汤止沸。这种做法,值得省思。
  媒体不应该无端激发冲突,更不该引发族群之间的仇恨。香港个别媒体刊登歧视性的极端广告,至少说明媒体职业伦理的缺失。利昂·纳尔逊·弗特林在《报纸的良知》一书中讨论媒体伦理问题时指出,报纸应该拒登“冒犯性广告”。“无论是广告的题材令人生厌,还是它的图案设计或文字有冒犯嫌疑,这类广告都不可能被报纸接受,除非一些小刊物出现疏忽。”显然,该报刊登整版的冒犯性广告,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一种主观故意。这种做法,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利益考虑,一般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其实,媒体如此作为,受伤的何止是两地人的感情,还有它自身的社会声誉。2月3日,香港岭南大学学生游行,烧毁歧视性广告。学生称歧视性广告只会增加两地人互相仇视,激化种族主义。香港大学生在此表现出来的理性和大义,与媒体流露出的褊狭、冲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来,媒体作为社会的公共机关,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大学。当少数民众出现不理性的情绪,特别是出现有损共同体大义的时候,应该以清澈的理性、冷静的态度,疏导族群间的非理性情绪,同时敦促政府,及时拿出措施,化解仇隙,破解问题。但反观个别媒体的极端行为,显然被冲动的魔鬼缠住了。
  利昂·纳尔逊·弗特林谈到“地方主义”问题时曾说,几乎没有哪位主编还会深信:他们的小镇是世界上最好的小镇,他们的州是最好的州,他们的地区的确是最好的地区,他们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家,在所有方面都永远正确,不需要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别的什么世界学习任何东西。“人们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做得更好,智力和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这使他有可能变得理智而仍然广受欢迎。”这话对我们的媒体从业者,包括香港的媒体从业者是一个并不过时的提醒。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其媒体视野应该是超越地方化的。如果新闻从业者还是拘泥于地方性以及自身的利益算计,没有更高远、理性的眼光,将是走不远的。
  我们不妨以这种极端的冒犯性广告作为典型样本,在我们的媒体中做一次广而告之。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2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