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呼唤有人情味儿的新闻

2012-03-22 15:04:16

来源:   作者:刘宪阁

摘要:

  文/刘宪阁
  习近平最近访问美国,一路走来可谓“花絮”不断,诚如中新社记者吴庆才在一篇报道中所说:其“官话民说”、“有话直说”的风格,“凸显了他极富故事性和人情味的独特话语方式”。而这种不再僵硬、灵活变通的柔性外交,对改进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的国际传播,显然大有裨益。其实,不但国家领导人及其相关的对外交往需要这样,就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同样也呼唤着故事性,特别是人情味儿。
  可喜的是,近来一些新闻报道中已出现越来越多颇有人情味儿的尝试。以今年春节期间有关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为例,《京华时报》的主标题为:“胡锦涛与首都群众欢度春节”,前面还有一段长长的引题:除夕走访前门商业街乘坐铛铛车,视察慕田峪长城下小山村。而《南方都市报》的主标题则为:“胡锦涛和山村娃放鞭炮迎新”,副题为:在北京城乡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从标题看,两报反映的内容大致差不多,但处理方式则正如有的网友所言,可谓高下立判。前者中规中矩,很普通,也很常见;而后者“山村娃”、“放鞭炮”这种颇带生活气息的词儿一下就吸引住了人的眼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标题增色不少,也为媒体在读者中赢得了较多的感情分。
  表面上看,好像只是标题的差别;而在更深层次上,正如微博网友唐远清指出的:“这个差别,很典型地体现了现实国情下两种媒体的不同新闻实践”。确实,有些媒体的报道往往过于僵硬,缺少人情味儿,把人写得不像人,特别是不像普通人,甚至非神即兽。个中关键,恐怕还是在一些思路上没有转换过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老报人左方就提出不但要注意文字、修饰版面,还得学会琢磨人。他从内地和香港的一些报刊上选出一批极具人情味儿的美文,并拼成几个样版,让大家来讨论。大家觉得如果这样办,报纸还是有人买的,因为可读性强。后来证明,探索有人情味儿的新闻,《南方周末》这条路走对了。
  但是到底怎么琢磨人呢?抗战时服务于《大公报》、后来去了美国并成为国际评论家的梁厚甫有一段回忆,或可参照。正是上世纪50年代在华盛顿从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李普曼的一席话中,他才领会到如何琢磨人,从而“真的被引进新闻记者之门”。
  那天梁厚甫到新闻记者俱乐部去喝咖啡,在藏书室邂逅李普曼。梁就向他打了个招呼,随后聊起来。梁说自己是从香港来的井底之蛙;刚到美国要做新闻记者,但不知从何下手。李普曼鼓励道:“年轻人,别灰心。做新闻记者,如果得不到窍门,似乎甚难;如果找到了窍门,比做什么东西都容易,至少比打网球容易。”他说:“世间有一种动物叫做政客,另外有一个名称叫做政治家。首先你要知道你是人,他们也是人。他们能看到的书,你也可以看到;他们能想到的事,你也能想到;他们所面对着的形势,你也同样地面对着。你要猜他们如何订立政策,第一次猜不中,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必然猜中的。因此,作为评论性的新闻记者,首先不要妄自菲薄。”
  循着琢磨人的思路,李普曼又分析了政治人物如何运用经济和战争两种手段,以及如何订立政策。并预言美国对越南的战争,“结果将以最不名誉的方法来收场”。其时越战方殷,而结局确如所料,只是他早已看不到了。但李普曼这番话的影响却是非常深刻的,用梁厚甫的话来说,就是为他传授了一个观人物、看世事的方程式。
  当然,李普曼在这里说的主要是政治人物,实际上观察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伟大者也好,普通人也罢,首先要承认他也是人;因此也就有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至七情六欲,同样也就可以用人之常情、常识、常理来观察。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人,在其报道中呈现给读者的,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特别是有人情味儿的人,而不是被贴上好坏之类标签的人。否则即如微博网友李承鹏所言,如果先带着好坏之类的概念设置,那为何还要采访呢?不如弄款分门别类的报道软件,再对号入座,填上被访者姓名,按一下回车键就得了。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3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