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中新体”的历史地位

2012-10-26 15:31:2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时统宇

摘要:

  文/时统宇
  8月底,我参加了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暨“中新风格”研讨会。为了这个会我翻出了二十多年前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文中我引用了好多段“中新体”的范例。
  现如今,传播的格局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0个字的微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传播的方式,中国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体”那“体”的,层出不穷,甚至演个电视剧都有个“甄嬛体”……但我很怀念当时的“中新体”,我非常简短但非常明确的体会和结论就是:“中新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特别是新闻改革的历程中,尤其在改文风方面是一个先行者。“中新体”开创了中国新闻说人话、说真话的崭新时代,对这个时代的贡献我觉得是独特的和巨大的。会上,我给大家念了一篇我当年引用过的“中新体”:
  北京今年第一场冬雪夹着蒙蒙细雨,从今天清晨开始飘洒在城郊各地。周日的街头失去了往日惯有的喧闹。年轻的母亲们,小心翼翼地领着孩子们走在街道两侧,唯恐他们滑倒;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儿童,嘴里叫着“太冷了!”一溜烟地从室外跑回家中;各种各样的汽车都在湿滑的路面上自觉地放慢了速度,公园游人稀少。但这场雪似乎不会给北京的工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建筑工地上,巨大的吊臂仍在“嘟嘟”的哨声中滑动。农民则早已盼望大雪来滋润他们的麦田。北京气象台的一位职员回答记者说,估计这场初雪到今夜为止,明天转晴,随之而来的是大风和降温。
  这条消息,写于1986年11月23日。今天中国新闻界报道天气肯定不这么写,因为那会儿没有全球变暖,也没有“到北京去看海”等说法。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中新社的记者和编辑们正是用这种人性化的、散文化的写作方式让大家眼前一亮。今天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各种“体”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时代。我自己不玩微博,但微博的写法确实给我们很多创新的启发,既有新知又有新悟。
  比如张泉灵的“七年没犯胃病了,昨天疼了一夜,遵医嘱,吃了药、喝了粥,病好了62%”,既有新闻,又有批评。再如“撑腰体”:“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样的“体”更是折射出巨大的社会投影。还有什么“赵本山体”、“宋丹丹体”……这对中国新闻界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但无论如何,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我对“中新体”仍然怀有敬意。今天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更多的不是怀旧,不是为了向后看,而是为了向前看。现在140个字的各种“体”确实给我们考察当年的“中新体”、“新华体”等提供了非常现实和现成的新的参照系。
  中国的新闻改革与“包产到户”类的改革相比,是一个渐进的改良过程,其“动刀处”和呈现形式是语体和语态的改变。如果这一判断成立的话,那么“中新体”的历史地位就毋庸置疑。而“神马都是浮云”般的流行体,则谈不上什么“历史地位”。因此,我很认同《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的观点:“中新体”不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
  总的来说,尤其是在中国新闻界这一年 “走转改”过程中,大家好像更多关注的是“走”,而对改文风则稍微轻视了一些,而且真正改文风产生出来的一些优秀的东西,大家更多涉及到的也是它的内容。对于形式的创新,我们将永远怀念和铭记“中新体”、“中新风格”。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2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