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新闻人得有点儿文化

2012-11-26 16:22:1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刘宪阁

摘要:

  文/刘宪阁
  谢长廷回福建祭祖,挥毫写下四个字“追远厚德”。结果如网友所言:“杯具了!”因为在场的个别新闻从业者愣是念成了“德厚远追”。像这样因没文化而闹出的笑话,在日常生活乃至新闻报道中还有很多。难怪谢长廷返台后意味深长地说:“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得比较多。这个批评虽然苛刻了些,但也并非完全没道理。即以书信文化而论,很多内地同仁就未必及格。
  不少人可能觉得,写信还不容易,特别是今日新媒体时代,各种短“信”飞“信”满天飞。实则不然。老新闻人范敬宜生前写过一篇题为《敬宜愚兄:您好》的文章,专门谈这个问题。由于工作关系,他几乎每天都要和书信打交道。但许多信件不合乎书信的基本格式,甚至还会闹出些笑话。比如信封上写某某“敬收”,信内抬头又写某某“敬启”,显然弄错了关系。最普遍的是信末往往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此致”,而遗漏了其宾语如“敬礼”或某某人之类,等于只说了半句话。更绝的是,范敬宜还收到过这样一封大学生求职信,开头就是“范总编:见字如面”,简直就像过去测字先生替农村老汉给儿子写家书的格式。
  像这样一些叫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我们可能都碰到过。至于学生给老师或者晚辈给长辈写信,“你”、“您”不分,更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的平常事。北大历史学系的杨奎松教授就多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上为此感慨不已;只是效果好像不太大,许多人可能一时记住了,但过后还是依然故我,“你”行“你”素。即便现在笔者写信时,偶尔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您”写成了“你”。相信大家平常肯定也写过和接到过不少这样的信件。
  范敬宜毕竟是受过传统教育的。他去世后有人在回忆文章中披露了经其修订的一封给中国新闻史名家方汉奇先生的信。细读这封二百来字的信稿,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抛开信中具体言辞和内容不谈,光是写信的形式如抬头称呼和末尾敬语等如何措辞也大有讲究。比如信末是该写上“敬祝”、“顺颂”,还是干脆就用一个简单的“祝”字或者“此询”之类的?看似无关大雅的细枝末节(抑或繁文缛节),实则细微之处,颇见长幼之分、尊卑之别。
  正是有感于此,范敬宜想到一个久已“如鲠在喉”的话题,即“学校应该教点应用文”,应该注重这些基础的人文教育。以书信格式为例,过去较刻板,称谓、抬头、落款、语气等都很有讲究。小孩子不易掌握,所以甚至到大学的中文系,还设有“书牍学”课程。当年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读书时,他就上过这样的必修课。正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他才自谦说“用文言与港台人士通信时,还不至于太出洋相”。稍有与港台人士书信哪怕是电子邮件来往经验者,于此当不难有所体会与共鸣:对方信函格式之严谨工整,常令国内同行汗颜。同样是说汉语的中国人,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同行好像顿时成了“有(西方现代)知识而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书信的写法较之过去已自由了许多,没那么多复杂的程式束缚。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必要的格式和礼仪用语还是不可少的。因为即便在现代西方国家,书信格式仍相当严格。特别重要的公务往来书信,除了要意思表达清楚,还须遵守一定的规范,讲究身份、用语、分寸等;否则,稍有失礼,便会误了大事。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学校都不教“书牍学”这样的课了。所以,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尽管可能也认识几个字,但越来越不太会写信了。范敬宜曾感慨说:“书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连信都不会写或写不好,无论如何称不上是有文化的人。”
  文化这种东西,“是潜移默化融会在血液当中、灵性当中的,是装也装不出来的”。今天常见一些罔顾常识甚至令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新闻报道,其因虽多,而“文化的缺失”在范敬宜看来尤为关键。也正因此,重温他下面这段话并非没有意义:“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21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