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王建珂:也说通稿

2012-12-10 17:32:5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王建珂

摘要:

  文/王建珂
  朱德泉先生在《青年记者》撰文《仅靠通稿是不行的》指出:长期以来,处理突发性事件、灾难事故的信息披露惯例是由有关部门发布新闻通稿。在互联网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之前,这种舆论控制方式屡试不爽,也由此造成很多舆论掌控者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但随着网络时代传播方式的急剧变化,“官方通稿”越来越受到“网民统统搞”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变化,通稿的信息发布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
  笔者认同朱先生的看法。同时认为,由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即使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一些地方过多的指令性通稿,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通稿,是提供给各家新闻单位共用的稿件。这类稿件由来已久。在我国最常见的是新华社的通稿。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有“消息总汇”之称,每天发稿数量很大,权威性强,而且专业素质高,写作符合新闻要求。所以,尽管用还是不用、如何用,由媒体自己决定,新华社通稿仍然是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国内外新闻的主要来源。
  官方通稿,笔者以为称指令性通稿更合适。指令性通稿是为了统一口径,指令媒体必须刊用,而且不能改动的通稿。在我国的新闻体制下,这类通稿在报道个别特别重大、高度敏感、需要保密的事件时,是需要的。中央授权新华社发的极少数要求各级媒体照用的通稿,就属此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存在滥用指令性通稿的情况。这样的通稿,常是突发事件、严重事故和比较重要的领导活动等报道,由主管部门撰写,指令当地各家媒体必须刊用,而不能另作报道。滥用通稿,往往会产生多种负面作用。
  有些指令性通稿成了封锁消息的工具。除了朱先生提到的蓟县大火的报道外,《检察日报》还曾披露,营口市辽河大桥垮塌之后,当地官员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如临大敌,现场遭警方封锁,即使那些被允许进入现场的本地记者,也都接到了“只能采用新闻通稿,不得擅改一字”的通知。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鸵鸟政策”,只会导致信息混乱,引起公众不满,影响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蓟县和营口的教训值得记取。
  有些指令性通稿起到了地方保护的作用。新闻是提供信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必须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媒体要从全局出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的意愿。而某些地方部门的通稿,往往注意的是如何传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从地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影响了报道的客观公正,有时甚至掩盖真相、歪曲事实。一些舆论监督的报道,也因此被封杀。
  由主管部门撰写的某些指令性通稿,由于作者不熟悉新闻规律,惯于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新闻,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名单、一般化的讲话、迎来送往的过程中了。再加文字枯燥、刻板,让人生厌。某地今年国庆电影招待会的报道,电子媒介和纸媒都用同一通稿,文中有一段“文革”及稍后几年常有的套话:与会者回顾什么,畅谈什么,决心如何,一看就是作者照抄以前的报道。这样的稿件能有什么吸引力?
  指令性通稿过多,会造成多报一面,抹杀不同媒体的特色。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记者会选取适合自己媒体的角度,写得有声有色,独具风格。多种媒体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百花齐放,可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取长补短,使传播更加丰富多彩。
  不适宜的指令性通稿,还会影响媒体和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前几年退下来的李岚清同志,以音乐爱好者身份到各地大学讲音乐知识。有一个地方只许用通稿,把一条丰富生动的文化新闻,写成枯燥的政治新闻,而且违反了退下来的同志参与政治活动的规定。受到读者批评后,记者感到冤枉,因为他本来写的就是生动的文化新闻,但最后他的稿子遭枪毙,刊用了通稿。一些稿件由政府部门包下来,记者的任务就是取回现成的通稿直接上版面,那样只会培养一批无能的懒记者。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仍然有这么多不合时宜的指令性通稿,其原因是复杂的。毋庸讳言,某些地方部门新闻执政能力欠缺、媒介素养不高,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是重要的原因。媒体也并非无一点责任。媒体人是专业人员,发现问题应该按照程序提出意见,这不是违反纪律,而是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的表现。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211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