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李曙明:摆拍从此无市场?

2013-01-09 14:09:0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李曙明

摘要:

  文/李曙明
  11月17日,浙江《今日早报》头版刊发了一张“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新闻照片,图中女兵动作刻意,所持报纸日期甚至出现“乌龙”。这张图片在微博上被广为传播,由此引发网友激烈的争议,并呼吁“抵制摆拍”。有网友事后对比发现,图片中手持《人民日报》学习精神的女兵实际上看的是11月14日的第四版,该版面主要讲的是珠海航展;图片中《台州日报》是11月15日的报纸,12版是广告版。随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对此事刊发致歉声明。
  这一事件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打着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口号却逆十八大的精神而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求真务实,而通过摆拍、甚至造假的手段制作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人们反感摆拍,对道歉却评价甚高。博友@wlwy万里无云(认证信息为“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总编辑”)发微博称:“这是个历史性事件,最起码以后这样明显摆拍的照片会减少了。因为,我们终于认识到这是个问题,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翻一翻过去的报纸、杂志,这样的图片数得过来吗?”
  “我们终于认识到这是个问题”,认识到问题所以不再那么做,这是他作出乐观判断的根据。其实,对于摆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早在二三十年前有识之士就有过认识和警觉。上世纪80年代前期,摄影界有过摆拍和抓拍的大讨论。虽然有人主张不完全排斥摆拍,但维护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共识基本达成。现实却是:这么多年以来,摆拍仍大有市场。
  对于《今日早报》只处罚图片作者和编辑而值班领导“毫发无损”,网上颇多微词。一名资深媒体人认为,如果处罚签版总编,就是对某些媒体整个报道模式的颠覆。摆拍的背后,是快节奏运转的都市类报纸很难允许记者就一篇“规定动作”稿件蹲上一整天,在这种“硬新闻”上更是“不敢不愿不肯”去用一张需要一审再审的抓拍照片,宁可选择最稳妥的摆拍。
  摆拍为什么是“最稳妥”的选择?明显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摆拍为何被默许甚至肯定?这次摆拍事发,最先发微博质疑的博友薛陈子功不可没。他在《我为什么要披露报纸摆拍十八大图片》一文中称:“回顾历史,在‘大跃进’等期间,媒体的摆拍之风曾大盛。而在功利意识盛行的今天,摆拍也时有发生。但很少有人去和它们较真,或许是说懒得去较真。但就在十八大刚刚闭幕、强调学习求真务实精神的背景下,此事向被浮躁、虚假习气包围的媒体同仁敲响了警钟。”他将此事原因归因于“浮躁”、“虚假”,而我想多问的一句是:一些人为什么“虚假”、“浮躁”?
  答案是两个字:利益。一个人,当他觉得必须报道一件事儿,而报道这件事将给他带来利益的时候,为了实现利益而在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便可能成为他的选择。用最好的场景,实现最佳的报道效果,从而实现自己利益(比如得到上级认可)最大化,如此心态驱动下,摆拍并不是特别令人意外的选择。大量同样题材的照片中,除了《今日早报》的是否就再没有摆拍的照片?对此,我心中并不是十分有底。
  摆拍者的职业道德需要反思,但好大喜功、歌功颂德的心态才是摆拍存在的根源。这种心态存在一天,摆拍就一日有市场。
  (作者为《检察日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212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