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乔新生:新闻媒体应当反躬自问

2013-01-23 10:07:2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乔新生

摘要:

  文/乔新生
  新闻是易碎品,也是易忘品,曾经热热闹闹的新闻,如果不是有心人翻拣出来,人们很快就会忘得干干净净。最近,新华网刊登一篇文章,提醒人们在关注当下新闻的同时,别忘记了那些曾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新闻,别忘记这些新闻的价值,不要让时间成为稀释剂,转移公众的视线。
  坦率地说,这位作者的观察是敏锐的,提醒也是非常及时的,所发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然而,许多新闻媒体在讨论这一新闻现象时,所采取的立场却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想要让一些新闻不“沉默”或者“消失”,责任在新闻工作者,而不在受众。如果新闻工作者跟着感觉走,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取“狗熊掰玉米”的做法,不断地制造新闻热点,而忘记挖掘新闻深层次的东西,那么,那些曾经广受关注的新闻自然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部分新闻媒体把这种“喜新厌旧”的新闻现象归咎于政府,认为“在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事故的处理不会因为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减退或者转移而受影响”。这当然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判断。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法律体制不完善,那么,新闻媒体的注意力是否就应该减退呢?换句话说,新闻媒体在“新闻消失”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新闻报道不是简单的关注,更不是集体“围观”,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蜻蜓点水。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报道负责,必须沉下身去,以自己深度的报道和缜密的分析,给观众或者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打捞沉默的声音”,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如果新闻媒体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政府机关,那么,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
  部分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采访报道天生就是要“喜新厌旧”,就是要不断地追逐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是,千万别忘记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在于:忠实地记录历史,并且保留下历史的“草稿”。如果缺乏历史感,对于那些刚刚过去的或者曾经发生的新闻事件缺乏必要的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就很难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公众的注意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加以引导。可以设想,如果新闻工作者跟着感觉走,热衷于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而忽视那些最有价值的刚刚过去的新闻,那么,公众自然而然地会跟着新闻媒体的报道关注正在发生的新闻,而忽视那些“过去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仔细地研究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不要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需要,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出现了“一窝蜂”现象。新闻工作者从互联网上获得某些信息或者线索,然后竞相采访报道,从而使新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新闻的基本要素残缺不全,新闻的社会价值不断地被消解,新闻的“广场效应”日渐显现。只要是互联网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哪怕是穷极无聊的新闻事件,都会让新闻工作者趋之若鹜。新闻工作者主动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盲目地跟着网民的感觉走,使得大量缺乏新闻基本要素的信息,经过传统媒体的传播变成了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会自我判断,必须对重大的新闻题材进行深入发掘,从而使新闻报道能够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一些政府机关在处理有关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时候,会精心地选择处理的时间和新闻发布的地点,他们充分利用新闻工作者“喜新厌旧”的工作习惯,等到人们忘却新闻事件的时候,“不经意间”公布处理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一些政府机关善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危机公关,也反映出一些政府官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一些地方政府机关的做法之所以屡屡奏效,根本原因就在于:新闻媒体没有牢牢地把握新闻报道的主导权,没有把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持续报道下去,从而推动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促使政府机关改变传统的处理方式,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年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报道“水门事件”的时候,不是依靠一篇轰动性的报道揭开了事实的真相,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报道,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中国当前最缺少的就是穷追不舍的新闻记者。如果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能把自己的报道看作是生命,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竭尽全力追踪报道,就不会出现人们所担忧的那种新闻现象,许多“沉默的声音”不需要“打捞”就会成为社会的最强音。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212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