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微电影为社会新闻拓展报道空间(之二)

2013-01-25 13:55:0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时统宇

摘要:

  文/时统宇
  在社会新闻的视阈,微电影经常与80后、90后的青春萌动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特点相连。“十个人里九个是作家,剩下的那个还是个诗人”,中国社会曾有过争当文学青年的年代,今天,应该成为争当微电影青年的镜鉴。
  请看这样的社会新闻:
  一个简单的剧本、一部普通的单反相机,几个志同道合的追梦人,凑到一起,就是一段青春,就是一部校园微电影。近日,校园微电影在人人网上疯传,各大高校学生都通过拍微电影、MV等形式晒校园美景,记录青春印迹。
  而这些微电影创作的发起者,大多是活跃在校园里的“90后”大学生。他们每个人的创意都如同一股清泉,浅浅地滋润了有些墨守成规的生活。
  “小雁塔旁,白衣阁边,观音点化,七里香荫,默诵此文,心愿即呈。此秘可说,第一眼人,爱出爱返,缘尽缘生。”这句富有诗意的语言出自西安体育学院学生王明磊的微电影作品《可以说的秘密》。
  《可以说的秘密》这部微电影描述了一个处在迷茫和浮躁状态中的大学生成长蜕变的过程。他正当青春年华,却自甘堕落,整天在逃课、游戏中打发大学时光;在命运的安排下,他偶遇一位心仪的女子七里香;追求校园爱情的一次告白,也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在懵懂爱情中,因为七里香无意间的一句话,他的生活像被打了鸡血,他开始醒悟,开始变得阳光而上进。
  该剧导演西安体育学院2009级新闻系王明磊同学说,古书中 “爱出爱返,福往福来,爱的轮回”之句,唤起人们对人间大爱的思考。
  “谁说校园爱情带来的不是正能量?”“剧情很狗血,青春很鸡血。”网友评论。
  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恋爱33天》这样的青春大片相比,白手起家式的微电影更像是自娱自乐,只是微电影更加梦想和时尚。我倒是主张把道理说清楚——自娱自乐和艺术创作完全是两回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适用于所有精神产品生产,当然包括影视产品。卡梅隆的《阿凡达》从构思到问世历时十多年,李亚威的《中国有个暑立里》也耗去了十年。“轻轻地我走了,就像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是带不走的,能带走的是对云彩的诗性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微电影并没有超过之乎者也年代的青春呈现。
  对此,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论点:微电影的本质是文化创意,它的卖点在于精致的结构和动人的故事,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呈现一个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一个时期内涌现出的大量作品没有特色和新意,就会背离观众的期望值。比如说,如果微电影的内容全都是“通过一次旅行爱上了一个人,从而爱上了一个城市”,就难免会使观赏者生厌。到那时,一哄而上的结果就会是一哄而散。现代旅游营销需要靠不断地创新亮点来支撑。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重要标志,而微电影恰好为我国的旅游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如果说文化和创意是城市旅游的点睛之笔,那么,微电影就能为旅游城市打开一扇清晰明亮的视窗。(徐文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9月21日第15版)
  最近的几次会议上,我给大家推荐伊朗的电影《一次别离》。这是一部只有二百万美元投入的电影,和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大手笔相比可谓真正的微电影。不过,这一点不妨碍这部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国际上四十多个奖项。在江西电视台的研讨会上我说:《一次别离》有点像我们的《深度观察》,像《金牌调解》,像《传奇故事》——两口子闹离婚,老父亲老年痴呆,和保姆有争执导致其流产,两个家庭官司打得不可开交。然而,这同样没有妨碍影片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和诚信的力量,甚至,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我的体会是:资金、场面、人物都可以“微”,但情怀、诉求、能量不能“微”。
  我的结论是:拍电影当然是谁都可以有的梦想,但电影从来就不是人民战争式的戏法和杂耍。大片是这样,微电影也是如此。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1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