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明勇:关注计生:私人事件的公共表达

2013-03-26 16:10:1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明勇

摘要:

  文/高明勇
  2月1日,参加完新京报2012年度新闻报道颁奖典礼后,@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发了一条微博:
  @陈昌凤:看过这个版面,就再也不会忘记。今天,它获得新京报2012年度报道金奖之评论编辑金奖。祝贺@高明勇!之前他写的关于准生证办证难(曾刊于纽约时报中文网,获得广泛关注,并引发一轮报道热潮、带动制度的修订)
  这条微博当天被转发了208次,被评论32次。陈昌凤教授的这条微博,有两个核心信息,一个是说我推动“劳动教养改革”的职务行为,一个是说我推动“取消准生证”的个人行为。前者获得了“新京报2012年度报道金奖之评论编辑金奖”,后者如陈昌凤老师所言,“获得广泛关注,并引发一轮报道热潮、带动制度的修订”。
  相对而言,如果说2012年的劳动教养已成为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话,那么,我个人办理准生证遭遇“办证难”的经历,只能算是一起“私人事件”。
  这个“私人事件”的大致发展经过是,2012年8月,我在“手续合法,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历经数月却无法给未出生的孩子办理一张“准生证”。后来,据此经历,我撰写了一篇《被“批准出生”的孩子》,发表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引起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关注,及之后关于流动人口准生证办理政策的调整,和围绕准生证的舆论关注热潮。
  起因是一起“私人事件”,既然是“私人事件”,如何通过个人的记录与表达,影响公共舆论场?这就涉及到私人事件的公共表达问题。
  关于私人事件的公共表达,可能有很多种方法和原则,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三不三提倡”,需要注意:
  1.不针对个人,提倡问题意识
  在写《被“批准出生”的孩子》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这起私人事件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究竟是个人之惑,还是群体之惑?究竟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还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就很好解决,如果是群体之惑,就要有“问题意识”,设法推动问题解决,而非单纯表达愤慨。
  因此,我有意将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地名以字母“X”、“Y”代替,想法有二:一,就我个人而言,作为媒体人,并不想成为新闻的主角,不想让过多的个人生活进入到公共舆论场;二,更主要的是,我的遭遇虽然很让人愤怒,可是问题更多是在制度层面,尽管当事的计生人员存在渎职的行为,也是与制度的设计有关,所以,过多涉及具体的地点和人员,容易转移目标,冲淡问题的实质。
  2.不乱贴标签,提倡理性精神
  现今社会上的公共表达与公共辩论,饱受诟病,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贴标签”。一方面,“贴标签”确实很容易为问题简单定性,为辩论方的判断和表达提供力量;另一方面,“贴标签”的方法,容易遮蔽真问题,在舆论场里空对空,无的放矢,甚至转化为“网下约架”。
  如学者刘瑜所说,当辩论陷入贴标签的逻辑,标签战就彻底沦为骂街战,公共领域将从海德公园演变为一个脱衣舞池,下限低的争论者也许会赢,但争论本身却一败涂地。我们常常抱怨来自权力的打压伤害公共理性,但是伤害公共理性的何止是权力。言外之意,就是捍卫公共理性,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
  所以,在撰写“取消准生证”的系列文章时,我一直在警惕“贴标签”,恪守公共理性的原则。
  3.不煽动情绪,提倡责任自觉
  因为,虽然是“私人事件”的记录与表达,如果笔锋饱含情绪,一经发表,读者可能有类似经历,会因此激起怒火,读者可能是具体的管理者,会因此增加反弹力度,加上计生问题长期以来的“敏感”待遇,很容易让人混淆问题的本质,不了了之。反之,常怀一份责任自觉,则有助于对真问题的关注与探讨。
  所以,哪怕是“私人事件”,哪怕是自认为真理在手,也不能让恶俗之语四处开花,不能让暴戾之气横行网络,这些或许能赚来粉丝与关注,赢得鲜花与掌声,却可能在客观上破坏了一个可以理性探讨问题的氛围。
  
  (作者为《新京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