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卢伟:记者的文艺范儿

2013-03-26 16:10:32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伟

摘要:

  文/卢  伟
  那天,北京一个做财经周刊的朋友来访,席间聊起了财经新闻圈的一帮名记。朋友说,你发现没有,当年北京某报和上海某报号称财经报纸“南北双雄”,但N年后,某财经报出了N多主笔、名记,俨然财经圈的“小黄埔”,而后者尽管影响力同样很大,出来的名记却寥寥。经他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尽管笔者所居并非传媒一线城市,但也时不时听说,某财经报的某某现在在哪家媒体当总编,哪位在哪家当主笔;而南方的那家,很少听说。
  原因何在呢?跟朋友讨论了许久,猜测出来的缘由大概如下:北京那家报纸,全盛时期的那些记者基本上都是以文笔和观点见长,文章带有很强的文艺范儿和专栏作家范儿,个人风格明显;而南方那家的影响力虽然也很大,但主要体现在爆猛料上,这是调查记者的专长。而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文艺范儿的作家型记者比爆猛料的调查型记者更容易成名。
  这个结论,姑且不论有多少科学性,笔者联想到的是,柴静近年来声名鹊起,可能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柴静靠着一本《看见》大红大紫,图书销量数百万,俨然有取代徐静蕾成为新一代文艺女神的架势,充分说明了文艺范儿的受欢迎程度。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除了被爆一大堆私人话题外,柴静的那种文艺调调也受到了一帮人的炮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闾丘露薇。从她那篇流传甚广的博文来看,闾丘露薇对柴静的风格颇不以为然。根据她的观点,记者应当隐藏在新闻和当事人后面,而不能在镜头前成为主角,不能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关注新闻背后的原因,只关注人,“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性做法,就是把私生活当成在辩论中占据上风的突破口。好像只要这个人私生活有问题,即便事业再成功,观点再正确,也是烂人一个,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传统,起码有悖就事论事的原则。闾丘露薇将柴静引起的诸多话题拉回新闻业务来探讨,这一点值得肯定。柴静与闾丘露薇的两种新闻观之间的是非曲直,是“劈柴”与“挺柴”之间的种种争论里面唯一有辨析价值的地方。
  闾丘露薇对“记者”二字的定义严格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即记者要按照客观、冷静、独立、不附带任何立场和感情去报道事实真相,按照她的看法,柴静的那些文艺范儿,无疑与新闻专业主义相悖,因而需要批判。我倒觉得这有点过于严苛,柴静将采访当成一场抵达,在采访中流露出的感情与立场,以及节目中的那些特写镜头,并没有影响到基本的新闻事实,而她的节目里面一直以来对底层的关注,对平民的关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至于说文艺范儿影响到专业性,实事求是地说,在影响新闻专业性的诸多因素中,文艺腔调根本就排不上号。
  当然,只关注于事实真相并深究原因的新闻也值得尊敬,即便那些调查记者们端上来的新闻事实是血淋淋的,一点也不文艺。但应该承认,并不只有报纸的A叠才是新闻,柴静那种相对比较软一点的新闻也是诸多风格中的一种,就如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把西方的标准拿过来直接批判中国的现实,同样也很讨巧,但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相较于横向的比较,纵向的进步更为重要,也更为现实,正如有人所说,相比起“被幸福”的“倪萍腔”和“被快乐”的“于丹腔”来说,“柴静腔”已然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就当下的新闻业界所面对的现实来说,柴静和闾丘露薇的理念都不落伍,她们的对错,留到将来再去讨论,并不晚。
  (作者为大众日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