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柴静·柴姑娘·柴徽因

2013-03-26 16:12:1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时统宇

摘要:

  文/时统宇
  怎么也没想到柴静也成了“口水”和“八卦”的对象。
  相信不少人对这样的文章开头不陌生:有人叫她柴记者,有人叫她柴姑娘,还有人叫她柴老师。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略带调侃地叫她“柴徽因”。
  热闹的背后,我们先回到常识:《看见》卖出去一百多万册,自然版税丰厚,柴静迅速完成了从央视“最穷主持人”到金领的转换。同样出一本书,比如像我这样搞学问的,出的书学术水平应该不低,但能卖出去三四千本已经不错了,出版合同里明确写着:“发行不足五千册时,只给××册书”,还版税,稿费都没有。更要命的是,出版社能给你出就不错了,想出书,拿钱来吧,少了都不行。不怕您笑话,我就自费出过书。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看见》如果也就卖出去一万本,柴静能招来这么多“口水”和“八卦”吗?打死我也不信。
  这样一来,“砍柴”的人可能不高兴了——把我们看得也太低了。还别说,我还真不敢高看他们。
  如果我算是“挺柴”的,历史已算悠久——已有十年。她的节目有两期我特别欣赏:一是2003年的《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二是2008年的《杨柳坪记事》。在《看见》中,柴静也详细记述了这两期节目的创作经历。柴静的电视表现被讥为“表演型主持”,我要问的是:有“吃饱撑的”型专门去非典重灾区“表演”的主持人吗?真要表演,用得着一定要在一个被震烂的小山村呆够七天吗?正是那个貌不惊人的《杨柳坪记事》,首播时我偶然撞上了一半,看完后哆哆嗦嗦地找出央视新闻中心主任的手机,发出激动的短信,而我干电视评论这行这么多年,能让我这样做的节目没超过三个。
  “砍柴”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新闻专业主义”——记者本不该是新闻里最耀眼的角色。有报道这样写道:
  记者闾丘露薇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而有网友曾在微博中这样评价柴静的采访姿态:“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
  无独有偶,之前有一位报社的编辑曾在微博中说,柴静总把自己进过非典病房、去过汶川地震现场当做“卖点”,我身边的同事为了新闻也大多去过这两个地方,这只是工作而已,没有必要过度包装。的确,记者永远不应该出现在聚光灯下,无论你的镜头对准的是人还是事,因为无论怎样,记者都不应该成为主角。
  有一位网友甚至这么调侃:“其实柴静就是一个雷锋式的记者,无论雷锋帮助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永远都是他;柴静也一样,无论采访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也永远都是她;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都写进日记里,柴静采访不留名都写进书里;柴静和雷锋都有一个随时拍照的贴身摄影师。”
  这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吗?我看重的是新闻作品中披露的真相,传达的关怀,与主创者的肢体动作没有必然关联。即使是主持风格也完全可以百花齐放,比如白岩松和崔永元的屏幕表现迥然不同,但在对主流价值观的坚守上,在追求新闻的理想上,都有着殊途同归的专业主义。
  倒是“柴徽因”又一次娱乐化、甚至妖魔化了一把林徽因。这些年来,有关梁思成、林徽因这对夫妻的名人逸事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而严肃地探讨并再现人物的历史感,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表现出了应有的真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的作品,比较省力气的方法可以看看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最根本的在于片子把人物的传奇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种“淡淡的乡愁,沉沉的相思”中铺开历史的画卷。
  把林徽因整成“民国名媛”,与将柴静幻化为“林徽因二世”,同样一声叹息,一地鸡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