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乔新生:记者究竟应该看见还是被看见

2013-04-16 14:40:0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文/乔新生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主持人近期成为关注的焦点,原因是她把自己主持节目的心得整理成书出版,其中的很多观点引起了业界的质疑。香港一位资深记者率先发难,认为这位节目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值得怀疑。因为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抵达”,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发掘新的元素,而不能将灯光反打在自己的脸上,以特殊的肢体语言引起公众关注。随后,中央电视台一位体育节目主持人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认为节目主持人不应该炒作自己,不能借助于“老男人”吸引公众的目光。这些批评所涉及的问题,值得学术界深入思考。

  首先,记者究竟应该看见还是被看见?人们注意到,中央电视台这位节目主持人经常出现在镜头之中,聚光灯打在她的脸上,皱眉头、抱膝盖是她标志性的动作。这种强势介入,可以充分表达节目主持人的主观意图,但也有可能把采访变成一场表演。“记者在场”并不意味着记者不能够出现在镜头之中,但是,记者出现在镜头之中目的是为了让公众更加接近真相,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如果采访变成了一场现场谈话,而谈话的主角变成了节目主持人,那么,这样的采访的确有些“喧宾夺主”。正如那位香港记者所说,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探究现象背后的各种因素,找到前因后果,从而使观众了解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表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抵达”只是开始,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向观众揭示出本质的东西。假如电视观众只记得节目主持人,而忘了节目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节目显然不是新闻节目而是一场采访表演。

  其次,记者能否表现自己的情绪?新闻是一种选择,当记者选择新闻事件的时候,就已经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当记者“抵达”现场的时候,不可能不对现场发生的一切产生情绪化的反应。只不过优秀的记者知道,必须掩饰自己的情绪,真实客观地记录所看到的一切,而平庸的记者则习惯于强化自己的情绪表达,以此来追求视觉冲击力。在新闻同行看来,如果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以看似呆板却丰富的表情动作,引领着观众的喜怒哀乐,那么,这样的采访就像英国王妃戴安娜。言外之意,这是英国王妃在访贫问苦,而不是在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这样的批评多少有些刻薄,却引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过去人们通常关注记者的语言,但很少关注记者的肢体动作。如果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以自己丰富的表情和习惯性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那么,这样的记者是不是情绪化的记者?事实上,在西方国家,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习惯于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甚至把记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直接呈现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视觉冲击力。

  记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似乎是新闻采访发展的趋势,但是,记者这样做不是为了激怒对方或者转移观众的视线,而是要在充分尊重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同时,向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反过来,如果弄巧成拙,过分使用肢体语言,以丰富的表情反映自己的情绪,那么,就有可能让新闻作品失去真实客观的价值。好的新闻总是能够给人一种深刻的记忆,让人们回味无穷。假如为了追求新闻的“深邃感”,或者追求新闻的散文化表达,让新闻作品充满浪漫的情调或者淡淡的忧伤,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散文作品而不是新闻作品。新闻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在丰富的细节中找出具有新闻元素的东西,然后,以简洁明快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为了追求诗意化的表达,而让作品倾注着记者的主观情绪,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失败的新闻作品。新闻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即使是纪录性的新闻作品,也应该让人们从中看到新闻的元素,而不是在所谓的“意识流”之中,反映记者或者节目主持人的情绪。记者可以有自己的情绪,但是,记者必须学会用新闻细节表达出来。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西方记者往往是中国记者学习的榜样。前几年,中国记者学习西方记者咄咄逼人的采访报道方式,这几年,中国记者开始学习西方记者纪录片式的采访报道手法。但无论是咄咄逼人的采访报道方式,还是纪录片式的新闻表达手法,其目的都是要揭示深层次的东西,向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假如观众只看到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的情绪化表演,而没有看到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情绪以及他们的生活窘境,那么,这样的新闻采访报道就是不成功的。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