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卢伟:当抗战片拍成科幻片

2013-04-25 09:41:06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伟

摘要:

   文/卢  伟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对俯冲而下的日军战机,身受重伤的八路军战士往天上扔出一颗手榴弹,战机凌空爆炸;抗日英雄一拳击中一个日本兵,拳头穿过胸膛从后背露出,日本兵被撕成两半,鲜血喷溅满屏幕;几十名日军对着一名八路军战士近距离疯狂扫射,但无一命中,这名英勇的战士从高崖上跳下,迎着子弹用手中飞刀把包围自己的日军全部歼灭;男主角穿着时尚的夹克式皮衣,带着雷朋墨镜,骑着哈雷摩托车,后座是一位漂亮的八路军女战士……
  以上这些场景,来自近期在各电视台热播的各种抗日题材连续剧。这些抗日剧由于情节过于夸张离奇,脱离基本史实在网上遭到了各种“吐槽”。网友们对这些抗战神剧的态度多是冷嘲热讽,评选“十大脑残剧情”,感叹“鬼子能坚持八年真不容易”,而很多主流媒体也纷纷刊文,批判抗日剧的武侠化、偶像化、脸谱化,像人民日报就曾发文批判抗日剧“过度的传奇化、浪漫化与游戏化的创作倾向,降低了抗战题材电视剧应有的精神品质与艺术格调”。有不少业内人士也对这类抗战剧表达不满,著名演员陈道明表示这些抗日剧是在“胡闹”,编剧高满堂也炮轰抗日题材泛滥:“去横店一看, 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创新在哪里?”
  看到社会上这么多批判的声音,如果你以为这些瞎编乱造的抗日连续剧成了人见人弃的过街老鼠,谁要拍上一部搞不好会倾家荡产,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些电视剧好卖得很。打开电视看看就知道了,晚上的黄金时段这类电视剧经常占据多个频道,而且都是电视台花重金购得。有媒体不久前报道,有“手撕鬼子”雷人情节的“抗日奇侠”,在多地都是收视冠军,第二部播出时一集居然卖到200万元,利润非常丰厚,要知道去年大火的《甄嬛传》,首播时也不过100万元一集。
  电视剧作为大众娱乐产业的一种产品,制作方要衡量成本与收益,赔钱的买卖肯定没人做。粗制滥造的抗战剧能这么火爆,说到底还是因为能赚钱,有人看,事实也证明这类雷剧观众还不少。只要观众基础在,市场自然就有。电视剧的档次归根结底是由观众的审美层次决定的。不客气地说,很多国人对抗日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样板戏阶段,《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几代人看下来,日军无能又猥琐,都是些酒囊饭袋,打鬼子就是挖个地道、埋个地雷的事儿,成了很多观众根深蒂固的固有认知,这种观众中的普遍想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里的抗日战争变成了抗日英雄们的游乐场。那些导演编剧们正是迎合了这种心理,才创作出那些脱离史实的抗战雷剧。抗战英雄无敌化,鬼子弱智化,战争简单化,这样拍安全,有钱赚,制作方们于是趋之若鹜。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视剧当然可以有必要的艺术夸张,但这种艺术夸张应该有基本的底线。尤其是抗日战争这种沉重题材,死亡三千多万同胞的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道深深的伤疤,这道伤口至今仍留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以此为题材的电视剧,尊重历史事实和逻辑是基本前提。罔顾这些前提,一味迎合观众的审美乐趣,往小里说是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往大里说,这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扭曲了人民群众的历史观,对不住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和九泉之下的数千万同胞。将抗日英雄们拍得身手好似007,个个以一敌百,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振奋民族精神,体现民族大义,观众们看着也过瘾、解气,实际上它们是以虚假的事实掩盖了真实的历史,不仅误导了万千观众,也麻痹了我们的斗志。从一百年多前义和团的惨痛教训可以看出,这种虚假认知与麻痹大意往往是有害的,而且搞不好会造成巨大灾难。
  
  (作者为《大众日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4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