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徐翔:莫让“微文化”流于“危文化”

2013-05-20 09:08:5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徐翔

摘要:

  文/徐 翔

  微博自2009年开始在中国快速崛起,如今已成为一种极为强势的媒介载体和话语机制,催生着微博时代的兴盛。微博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显赫平台和“公共领域”,也有对于各种各样文化元素的承载和传播,凸显着微博的文化力量。然而,我国当前的微博场域中,文化内容的生成和传播还是相对薄弱的战略环节,甚至使“微文化”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缺乏文化性的“伪文化”乃至“危文化”。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机制,其文化建设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

  微博体现出极为强大的信息片段和文本生产能力,只要有一台电脑或一部移动互联网手机,甚至在地铁中、行走中,用户都可以连接微博进行书写。然而截至目前,微博还主要体现为“微信息”而非“微文化”,各种信息、新闻、报道等占据着微博平台,即使是个人的许多与新闻无关的陈述,也多是关于日常生活的琐碎表达,而具有文化意味、审美意味的内容在其中仍处于相对势微的地位。以新浪的热门微博为例,大多数是时事新闻、社会生活资讯或与娱乐圈有关的内容,而“很好很文化”的热门段子则属罕见。当人们乐此不疲地把微博作为信息工具进行使用的时候,却忽视了微博所能承载的深度文化文本和内容。同时,对于文化的传播在微博中也处于不受待见的冷门地位。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为例,“北京非遗”微博虽然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信息,却只有1000多个粉丝。北京文化管理部门的微博“文化北京”只有9万粉丝,不仅大大低于“平安北京”、“北京王惠”等官方微博动辄数百万的粉丝,也显著低于“北京统计”、“北京质监”等具有数十万粉丝的相对冷门的政府微博。这些都显示着微博中文化创作以及文化传播、文化接受的热度缺失,微博被海量新闻信息和资讯淹没,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

  在看似得到高度解放的微博文本创作中,却也潜在地促发着微博原创性的缺失。短短的篇幅看似给“随时微”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自由,也给它的表达和创作带来了重大的制约,深度化的、审美化的优质文化内容在表达尺度的限制中被无形地筛滤和流失,而流于格言感悟、笑话幽默、评论意见等“短平快”的文化形态中。

  尼尔·波兹曼曾对电视等媒介发出了“娱乐至死”的警示和谶语,指出这些媒介形式对于深度文化内容的重大制约,而微博事实上把这种谶语更为鲜明化和放大化了,它在占据着我们生活中信息流动传输的主要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使文化在微博时代势微的“微”文化乃至“危”文化的潜在问题。当“刷微博”代替读报、看书等形式,而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资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时,微博有义务更多地体现自身的文化责任。

  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微博中并不缺乏文化,然而依然表现出文化含量的贫乏。微博在其短短数年的兴起进程中,尽管陆续出现了微文学、微电影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真正具有高度原创性、精品性、经典性的文化作品仍然处于缺乏状态。与动漫等其他形式的文化承载形式相比,微博的专门性文化形态迫切呼吁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而不只是通过微博对于其他媒介载体中的文学文本、美术图片、音频作品、视频片段等的转载和链接。这种微博文化只是文化的中转站而非策源地,并非属于微博自身。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微博虽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但还缺乏自身特有的文化沉淀。由于“经典”在微博时代的缺失,微博在极为时效化的更新中却似乎恰恰斩断了与时间的关联。更新极为迅速的微博信息流使回味和品位成为一种奢侈,使集体关乎微博的文化记忆成为一种苍白,占据人们注意力和心灵的更多的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奇观”和喧嚣。

  如何更好地避免微博文化流于“伪”文化、“危”文化的可能窘境,让微博的信息平台挖掘和释放更多的文化潜能,是微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事实上,微博内蕴的文化短缺既是媒介文化建设中的挑战也是重大的机遇。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而言,需要重视和用好微博这柄利器,发挥其在中国先进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出微博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34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