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金国:“四有”报纸VS“概念羊肉串”

2013-05-20 09:10:19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金国

摘要:

  文/高金国

  老高最近发现了一个规律:关于报业前景的争论,大多发生在每年的三四月份。

  为什么呢?三四月份,上一年广告市场的数据基本出炉,乐观的、悲观的、想发论文的,都趁机跳出来说几句话。于是,春意萌动的日子,讨论便热烈起来。

  去年的广告数据一刺激,微博上媒体精英的口水,便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吐吐口水也是好事,憋着不好。不过,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第一,我们是不是过于关注媒体的形式,却忽视了内容?第二,我们是不是过于关注“一个媒体拥有多少受众”,忽略了“一个受众面对多少媒体”?

  前两天,一网友发帖抱怨说,看了新疆牧民吃羊肉串的情形,才知道原来自己吃的都是“概念羊肉串”!此话怎讲?看看牧民吃羊肉串的照片,就明白了:人家是现杀羊,现场烤制,肉串上的羊肉差不多有拳头那么大!一对比,咱们吃的那叫羊肉串吗?撑破天,只能算吃了个“概念”!你还得保证你吃的是羊肉,而不是别的。人家的羊肉串,那叫有内容!可惜的是,越有内容的东西,越不容易进到城市里头,城里各色人等,馋了也只能尝尝“概念”而已。

  这和现在复杂多样的媒体形式,如出一辙。媒体“喂”给受众的,是越来越丰富的“形式”、“概念”,媒体的竞争越来越强调“新媒体”、“新形式”。真正能让人大快朵颐的“羊肉块”,几家媒体能“烤制”出来呢?

  不能说报纸就是提供“羊肉块”的,但至少有的报纸能做到,比如《南方周末》。在当今食品安全很成问题的情况下,“概念羊肉串”必然受到鄙视,大块、新鲜羊肉串总有自己的市场;同样,在信息泛滥、形式泛滥的现状下,炒作媒体形式的概念,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内容所占据的分量,依然很足。

  通过“大块羊肉串”对抗“概念羊肉串”,正是报纸的空间所在。拥有这种“大块羊肉串”的报纸,必定是“四有”报纸——

  有思想。信息越芜杂、人心越彷徨,越需要思想。它要有务实的理性、务虚的前瞻,饱含新闻理想,又有现实对策。Facebook新闻主管Lavrusik提供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包含新闻记者观点的帖子的推荐点击量,要比没有观点的帖子高20%(国际时事稿件则高70%,政治稿件高60%)。

  有想法。此即战术上的思路,有策划,有活动,有经营拉动力。

  有舆论。能引导舆论,而不是被网络或者其他媒体的舆论牵着鼻子走。

  有地域领导力或行业领导力。在特定区域、特定行业,说话有分量,充分体现媒体影响力。

  这样的“四有报纸”,才是有竞争力、有内容的报纸。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会疑惑:“内容”真的管用吗?如果说新媒体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乏善可陈,那么,为何不少传统媒体依然败下阵来?

  我想这牵扯到媒体的视角问题。这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更不会把它作为媒体失利的因素:你是从媒体的角度看受众,还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媒体?

  谁都习惯于从自我的视角看问题,作为消费者,这天经地义。但如果商家也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就有麻烦。商家不能从厂商的视角看问题,而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是商界常识。

  传统媒体的视角,似乎转变得还不够好。人们喜欢说:我们拥有多少读者、多少观众。这是一种从媒体出发的视角,是媒体的“自我”视角,是从媒体的角度看受众。

  更符合潮流的视角是什么呢?是反过来,从受众的角度去看媒体。一位受众,每天接触多少种媒体?手机、电视、报纸、网站、广播、微博、微信、QQ、户外广告、楼宇电视(微信和QQ的社交属性更为强烈,但如果从受众个人的角度来看,能够传递信息、接收信息的,都有媒体属性)……不下几十种。

  在这么多的媒体面前,你是要占用这位受众的哪个时间段?在他的媒体排序中,排第几位?如果你是第一个抵达他的媒体,那是一种报道方式和口径;如果你是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最后抵达他的媒体,那报道方式显然又会不同。

  这个问题,是“四有报纸”最需要集中精力思考的问题,而且只有贯穿于每一个采编人员心中,才会出现最好的结果。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34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