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卢伟:灾难现场的媒体伦理

2013-05-24 10:28:1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伟

摘要:

  文/卢  伟
  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伤亡13000余人,200多万人受灾,各方救援第一时间展开,举国关注。
  报道灾难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地震发生后,大批记者奔赴灾区,很多广电媒体中断常规节目,推出抗震救灾报道专题,一些报纸出版号外和抗震救灾特刊,向全社会传递出了大量震区现场的信息。实事求是地讲,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相比,全国媒体同仁在时隔五年后的表现有了更多的进步,可圈可点之处更多。比如,地震以后一味煽情的报道少了,报道的重点是各地的灾情、损失与救灾进展,另外,前方一线记者的自律性、专业性更高了,“先救人,后采访”,“只帮忙不添乱”成为众多一线记者们恪守的准则。
  但芦山地震中媒体的表现仍然受到外界的批评。如4月24日《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指出,目前芦山县的媒体记者已有上千人,汽车三四百辆,文章认为“媒体人当然追求‘在现场’,但如果‘在现场’的作用添乱大于贡献,就需要掂量一下了”。文章接着呼吁,“好故事后方也不是没有的,媒体的敬业和水平,不单表现在跋山涉水、访寒问暖上,还表现在深入思考、全面把握上。”
  媒体记者到灾区现场采访是添乱,这种说法在以往并不多见,但此次芦山地震后却听到了不少。社会上网络上传出此类信息,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此次地震震区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很多人担忧媒体记者大量涌入会加剧拥堵状况。再有一种心理就是如当地民政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指出的那样,担心媒体过度渲染物资紧缺,会给灾民造成心理恐慌。
  媒体记者到灾难现场是添乱吗?笔者不这么认为。灾难发生后众多媒体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现的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责任与担当不仅体现在实事求是地报道灾情与救灾进展上,更需要强调的是,向外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本身就是抗震救灾的一部分。要知道救灾资源是随着灾情信息流动的,没有快捷有效的信息传递,就没有高效的资源分配与救援效率。媒体向外界传递出受灾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救援力量。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能够救灾的不仅仅是挖掘机,还有记者手中的镜头和笔。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一开始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的是汶川县城与映秀镇,是媒体记者在北川大量的采访与报道,才使得北川灾情被外界充分认知,各路救援力量大量涌入北川。此次芦山救援也一样,在宝兴灵关镇仍是信息孤岛时,有记者从双石镇徒步3小时抵达,发现该地灾情严重,伤员急需药品和直升机运送,遂第一时间发布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救援力量迅速跟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是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有麦克风,都可以报道灾情,无需记者前往,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对各种信息的核实、甄别与发布,专业记者是最合适的人选。试举一例,芦山地震发生后,网络上曾有传言,震中某地灾民顿顿鱼肉,根本就没大受灾,这条消息经过网络传播,在社会上流传甚广,而某报记者前往调查发现,真相并不像网络上传说的那样,而是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事实是当地部分百姓和商家从受损的房屋中自发拿出鱼肉,送给受灾群众与救援人员。
  由此看来,媒体在灾区现场能够发挥的作用,要远超挤占的那点资源。所以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探讨的不是媒体应不应该去现场,而是怎样才能在现场表现得更加专业、更加职业。这其中有大量的问题值得媒体同仁研究,比如如何才能让自己退居幕后,让灾情和救灾成为报道主角,在采访灾民时,如何既能获得有效信息又避免对他们的二次伤害。再如,要不要将镜头对准那些衣冠不整、惊慌失措的路人,血肉模糊的伤者,等等。这些问题有些媒体同仁处理得还不够好,但让人欣慰的是,灾难报道中媒体人的理性与专业性正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
  
  (作者为大众日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5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