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詹新惠:互联网的“自”力量值得期待

2013-05-24 10:28:4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詹新惠

摘要:

  文/詹新惠
  2013年4月的芦山地震又一次把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推向前台,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我明显感觉到,这一次,互联网平台获得的赞誉超过了以往。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发表的《“微时代”见证大爱中国》写道:中国国际救援队一条关于地震的微博,转发超过46万次;微信“地震救助”公众账号,不到1天有近10万人关注,发送信息15万条;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联手行动,搭起寻亲平台……不可能每个人都在四川、都去雅安,但在这个平台上,时空差距缩小到零,每个人都能表达关切、抒发心声、提供建议……5年来,从社交网络到微博,再到异军突起的微信,网络伴随国家一起成长。一方面是精神的传承,一方面是现实的发展,“微”力量汇集抗震救灾大能量,无数个体积极参与,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中国青年报在《微博让灾难中的人们更像公民》一文中评论道:这一次,网络表现出的自组织力、凝聚力和救灾理性,尤其能让在灾难前感到无力的人们感受到力量。平日里,我们无比厌烦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娱乐化,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看到人们自觉地抛弃了不合时宜的娱乐,而去凝聚救灾的正能量;平日里,我们无比反感微博中那种一点就燃的情绪,那种互换“公知”、“五毛”的站队,那种喋喋不休的争吵和无处不在的谩骂,但面对大灾,人们迅速抛弃了分歧和偏见,主动团结到救灾事务中,以“都是雅安人”的悲悯和共识关注芦山灾区;平日里,微博的热点此起彼伏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一天微博里刷屏的只有一个话题,芦山地震。
  在这次互联网和微博平台关于庐山地震的网络传播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专业领域的人士对媒体记者采访给出的一些非常具体的注意事项、建议忠告以及理论思考。比如中山大学的张志安教授在当日下午4时许发出的“去雅安的记者们”微博,整理了十五条相关注意事项与记者分享;来自“中国网络传播学会”账号下的“记者报道创伤的五个提示”长微博,提出报道精神创伤的技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发表的《谁应该成为灾难报道的主角》,更是把媒体灾难报道上升到理论层面,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这些发自专业人士的内容,是一种突发事件出现后的自认知、自教育,是从单纯的围观、转发到贡献知识、共享知识的深度参与。
  随着低门槛、高参与度的社交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自媒体被提高到公共领域、公民、公民记者、微时代的高度。互联网的“自”力量正在以不可抗拒之势爆发出来。
  透过社交网络和社交平台在庐山地震报道、传播中的表现可以看到,这种“自”力量是一种全方位的力量,除了已有的常规化的“围观”、“转发”、“分享”等力量外,现在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自”力量——自检、自查、自反省、自教育、自认知、自净化、自纠偏等,这里既有个人的,也有组织的,既有基于熟人与熟人之间强关系的,也有基于熟人与生人、生人与生人之间弱关系的。新型的“自”力量源于网民从无意识的自发到有意识的自觉的转变,源于社交网络进入深度发展阶段而带来的自我提高。
  在互联网的“自”力量中,还有一种力量值得期待,那就是理直气壮地传递正声音、正舆论,倡导社会的正能量。互联网是个庞杂而又有强大包容力的公共平台,各方人物都可以粉墨登场,各种声音也都在众声喧哗,突发事件中谣言的闪速出现与广维传播需要正声音来阻击,重大事件报道中嘲讽、冷观的言论需要正舆论来均衡、制衡,日常热点事件传播中的质疑、困惑、不解需要正能量来探寻求证,解疑释惑。正声音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一种“自”力量。
  自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是一个大舞台,舞台看似没有主角,但站在舞台上的每个人又都能成为主角,整个舞台就是这个社会最大的主角。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时候,每一个网民的“自”力量也许更值得期待。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35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