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背后的故事

2013-05-24 10:29:1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刘宪阁

摘要:

  文/刘宪阁
  有关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最早开始酝酿动笔和写作的,很可能是列入“当代中国丛书”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该书从1982年起开始酝酿和编写,而最终出版已是1997年。起初很多人并不了解丛书的编辑背景,认为不太重要,也未予重视。比如参加其中新华社这部分书稿编写的徐熊,到1983年春才获悉此事“很重要”。
  “当代中国丛书”新闻卷的主编为时任中宣部新闻局长的钟沛璋,编委包括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的方言等,起初只有六七人。徐熊亦常列席编委会。某次传达说,“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要求1984年先出12卷,其中就有新闻卷。因为编委会认为新闻界都是“笔杆子”,又是抓新闻的,写稿“来得快”。于是加快编写。比如新华社这一章很快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编写组,还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和电话。其间多次召集离职和在职的副社长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还一再请社长穆青就编写此章发表意见。没承想1984年写出部分初稿后,很快陷入停顿,且一停就是三年。一是没钱,二是人力不足;当然,与时局变化也不无关系。毕竟,新闻工作的“敏感性”特别强。
  1987年10月17日,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加快当代中国丛书新闻卷编写工作的通知》,决定成立编写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全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并议定一些重要的问题,审定重点书稿。当时预定为11编34章,大约50万字。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主要写历史事实,忠实于历史,原原本本地写,既不掩盖歪曲,也不夸张粉饰。对某些一时还难分清的是非问题,可以只写事实,不作结论。“要以写成就为主,以写成功的经验为主,以写自己独具的特色为主。对坏的、落后的东西也要坚决否定,但宜粗不宜细。”
  当时还研究讨论了编写大纲。到1988年12月已改成第七稿,此后又多次修改。不过因政治形势的变化,新闻卷的出版时间一推再推。原定资料收集工作之截止日期,也先变到1987年底,再改为1988年底,又改为1992年底……在大纲第五稿中,“报纸”原本分作两编,后来在某次编辑部扩大会议上,又扩充为上中下三编,并把全卷由原定的45万字(未计图片)一册,改为约85万字、200多幅图片(另有大量插图),上下两册。其后又经过多次讨论,确定把“新闻改革”这一编三章去掉。
  “当代中国丛书”新闻卷在编写过程中共聘请了百余位撰稿人,着手各章节的编撰工作。编辑部逐篇与撰稿人共同研究讨论,然后由撰稿人根据讨论意见改写第二稿;有些写了第三、第四、第五稿。可以说没有一篇稿子是没有经过修改一蹴而就的。修改稿来后,打印成“供编委会审议稿”。编辑部每个成员分工审改后,正式成为“编委会审议稿”。
  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组织下,经全国新闻界共同努力,新闻卷各编、章、节稿件到1990年7月基本汇齐。此时“难题”主要有二,即第一编《总论》和第二编第二章《人民日报》。《总论》要写全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既要有横断面,又要反映事业的各方面,还要写上新闻政策、新闻制度、新闻事业体制和管理、新闻自身的传统和规律等”。为此,编辑部与撰稿人前后讨论多次,并于1990年7月首先上报送审。直到1991年12月13日,新闻卷编写指导小组在中宣部举行扩大会议,讨论《总论》和新闻卷工作事宜。组长吴冷西在讲话中称,已与“当代中国丛书”的主编邓力群商定,《总论》需重写,并提出三点意见。会上成立了改写小组。重写稿原定1992年5月完成,后来拖到10月份。直到1993年春,修改稿还在一位审稿人手中。至于《人民日报》这部分,由于它在全国地位重要、影响大,对编写工作的要求较高。写起来难度也大,光撰稿者就数易其人,稿件返工多次。直到1993年3月,修改稿尚未到编辑部同志手中。
  1997年初,在数易其稿、屡经波折后,《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终于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100余万字,有彩色照片160余幅,插图60余幅。2009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又和祖国出版社合作重印了“当代中国丛书”的精装版,其中也包括这本,但无修订。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35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