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明勇:记者手记:新闻背后的采访逻辑

2013-10-25 10:47:5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明勇

摘要:

   文/高明勇
  以前做记者时,我喜欢写“记者手记”,后来做编辑,又鼓励记者写“记者手记”。主要原因就是“记者手记”这个特殊的体裁,能记录下新闻背后的采访逻辑。
  2008年5月,《新京报·评论周刊》问世,创刊伊始,就将“记者手记”作为评论的一种形态,列为常设栏目。办刊5年,发表了社内外记者大量的“手记”。
  “记者手记”从一个“栏目”成长为“一个版面”,乃至一个品牌,在业界享有盛名,不少同行在新闻见报后会主动推荐“记者手记”。
  但是,或出于写作压力,或出于时间限制等因素,有的记者撰写的“记者手记”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交流。
  那么,什么是好的“记者手记”?
  结合近年来的从业经历,我列出一些与“记者手记”有关的关键词,试图勾勒出理想的“记者手记”是什么样的。
  1.思考意识。记者采访时要有“手记意识”,带着“问题意识”去写新闻报道,带着“思考意识”去写记者手记。事实证明,带着“思考意识”上路,比事后靠回忆去写,更靠谱一些,也就不用担心“记者手记”该怎么写的问题。
  2.呈现文本。经常有记者询问,记者手记与新闻报道以及新闻评论之间有哪些异同?简单比较的话,就是比新闻报道多了一些骨感,比评论写作多了一些肉感,力争思考性与审美性的平衡统一。所谓“骨感”,就是思考的逻辑,来自于记者的思考,以及对新闻的判断,尤其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所谓“肉感”,指一些现场感的细节,一些可读性的情节,让文章看起来有血有肉,引人入胜。
  3.第一人称。“记者手记”一定要和新闻报道内容有很大区别,最忌内容的重复,一定要写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报道中,新闻当事人是“主角”;手记中,记者本人是“主角”。新闻中,记者基本都是“零情感”,都是“全能的视角”,梳理和还原事件发生的“历史逻辑”或“哲学逻辑”,而在“记者手记”中,记者应该用第一人称,“我”如何如何。即“我”与所报道新闻事件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以及稿件传播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比如采访时的一些细节或者花絮,比如报道见报后的一些反响和读者的反馈、当事方的反应,都可以写进来。比如,“我”如何获知新闻线索,如何接近新闻源,如何突破当事人,如何一步步在追问中解答心中的疑惑?新闻给“我”的触动在哪里,是当事人的人心之恶,还是相关制度之失?如何解释“恶之花”背后的社会土壤?
  4.采访地理。很多采访对记者来说都是第一次,对新闻的发源地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这些都会构成一个记者职业生涯的采访地理。在一个值得期待的“记者手记”中,那些新闻发生地的风土人情应该占有特殊的位置。比如,刘震云在郑州街头吃了“一盘黄豆芽和两只猪蹄”,就把他“打发回了一九四二年”。而采访他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卫毅,专程在郑州吃了一顿“花生猪蹄”,体味刘震云的心境。这些意象与细节,或许在整个记者手记中不是很显眼,但没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些采访途中的“秘密”。
  5.推荐文本。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年轻记者推荐“记者手记”,如果推荐,会不会限制记者思维的创新,毕竟每个记者都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之所以决定推荐,是因为这些给编辑留下深刻印象的稿子,必有其可爱之处。如果你对“记者手记”了解不多,不妨找来看看,那些牛人们是如何写记者手记的,如:
  《采访“大师”王林:魔幻现实主义》(《新京报》记者张寒,2013年7月27日)
  《河南“75·8”洪灾:水硬如刀》(《南方都市报》记者江华,2010年8月14日)
  《“复旦投毒案”还原:从断崖的这边到那边》(《南方周末》记者叶飚,2013年5月4日)
  《当“呼吸”成为问题》(《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秦珍子,2013年2月2日)
  《逼向下游的谈判》(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2013年8月11日)
  《“黑监狱地图”背后的故事》(《财经》杂志记者谭翊飞,2012年12月23日)
  《我们误读了盖茨和巴菲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芮成钢,2010年10月16日)
  (作者为《新京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