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卢伟:专家与“砖家”

2013-10-25 10:48:23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伟

摘要:

   文/卢  伟
  因为工作和个人经历的一些缘由,时常会和学术圈的人打交道。接触的专家多了,慢慢发现教授们的个性、学识乃至收入、人品,差别非常大,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笔者曾经采访过的一位知名学者,性格豪爽,对各类媒体来者不拒,而且无话不谈。他的专业领域远算不上热门,且带有一定敏感性,本以为属于清苦学者一类,结果人家说讲一次课的出场费三万元,着实把我惊了一下。还有一位学术圈的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学问就做到了国内顶尖,但笃信“don’t talk to public”的信条,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时常提醒我私底下的谈话可别登到报纸上。当然,以上这两位属于学问做得极好的,跟他们交往收获甚大,算是在专家群体中让人钦佩的那类。
  我有时候会想,现在很多跑口的记者,其专业造诣都很高,起码在普及知识的层面上,水平已不输很多专家,尤其是一些人文、社科、民生类的领域,记者几年的工夫跑下来,专家能在报纸上讲的那点东西,基本上已经烂熟于心,自己写点专业文章基本上都没啥问题,在大众报刊上答疑解惑更是不在话下。那么为何写稿时还要采访专家呢?这大概跟读者的认知习惯有关,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单个人已经无法了解所有领域的知识,而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记者只是一个记录者与传播者,不同领域的专家则具备所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权威性。因此,把某一领域的信息解读、答疑解惑交给专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然而,近些年公众对专家的这种信任度似乎在一路下滑,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记得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将近60%的人直言专家学者在自己心中的权威性下降。正如一些人调侃的那样,专家变成了“砖家”。不少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发表言论之后迎来的不是公众的掌声,而是无数“板砖”。
  专家变“砖家”,原因用老百姓的话说,都是专家自己作的。“强奸陪酒女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 “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房价越低越丢人”,“矿难原因主要是穷,而不是腐败”,“上访户99%以上精神有问题”,“50岁退休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做义工,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衣服”……这些各领域专家的雷人雷语,网上一搜一大堆,种种明显有悖常识的论断,把公众雷得“外焦里嫩”之余,也让百姓对这些专家的信任荡然无存。
  有一点需要承认的是,一些专家的言论天雷滚滚,是常识缺乏造成的。这些专家在自己领域内成就斐然,所到之处都是鲜花和掌声,话语权在手,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兴致来了也想说上两句。但说句实在话,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一些专家的判断能力甚至还不如常人。像杨振宁说的中国的大学教育很成功,“即便是中国一般的高校都很成功”,大概可以归到此类。
  但更多专家的不靠谱言论,源自屁股决定脑袋,是这些专家成为利益俘虏以后所做的利益代言。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些专家将自己的头衔当成了换钱的工具,跟一些利益团体结成同盟,丧失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理性和立场。这类专家在整个学术群体中也许不多,但种种丧失底线的言论让整个知识群体蒙羞,毁坏了大多数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有甚者,其中一部分“砖家”还担负着智囊的角色,给决策层提供着重要参考。这些明显有倾向性的论断,一旦上升到决策层面,无疑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言论平台的媒体,应该扮演好社会公众代言人和公平正义守护者的角色。做媒体的,谁都想让自己的新闻引起轰动,但对于那些明显违背社会常识,不顾公正底线,只能引起公愤的“砖家”言论,这种轰动效应不要也罢。
  (作者为《大众日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3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