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李昌文:浮躁不能干新闻

2014-01-17 17:22:56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李昌文

摘要:

  文/李昌文

  就像浮躁不能做学问一样,浮躁也不能做新闻。虽然新闻可以风风火火地干,但最终要有理性的思考,内心浮躁的人不能干新闻,起码干不好新闻。新闻报道是一种行为活动,在这种行为实施中,新闻人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遇到一些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它是否具备足够的新闻价值,用什么样的方式采访报道,甚至他会预期报道后的社会效果。这个过程就属于新闻人思考的一个过程。

  前段时间北京大妈被老外撞倒的炒作,有些权威媒体很不严肃,新闻被娱乐化倾向越来越厉害,我感觉有三种新闻意识必须警惕,那就是新闻追风、新闻起哄和伪新闻意识。一起社会事件被媒体炒作,就好比是一座煤矿刚被发现,就遇到了疯狂的滥采乱挖。媒体赚足了眼球,记者也谈资甚丰、风采无限,然而事件中的主角受到了巨大伤害。像这样的事件不少,对媒体的责任进行研究和反思的也不少,但为什么一旦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我们的媒体又都抛开责任,一窝蜂地跑过去扔“炸弹”呢?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媒体该如何服务社会,是提供更多的曝料,还是做些有意义的思考?

  前些年杨丽娟追星事件,其实就有记者怀疑杨丽娟有精神方面疾病,但都没有给予治疗上的帮助。相反,却有媒体资助她去香港追星,一副生怕她没有钱不把追星的事继续做下去的样子。这从某种角度来看,很像民间说的“起哄”“架秧子”,大街上一位狂人说了一句狂话,大家追着人家疯狂地做下去,他们来看热闹。这是一种社会的病态。从媒体上看,就是媒体的病态。正是有些媒体有了这种病,才失去了责任心。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遇见赚眼球的事件,为了多发报道,记者就不顾事实,或人为地分割事实,搞一些所谓的“策划”。这也是一种做假新闻的思维方式。“纸馅包子”事件,更是把这种思维发挥到了直接造假上。在新闻实践中,还有许多不符合新闻规律的现象,比如,只看现象,不求真相;只重视事件的一面,不看全貌;揪住一点,任意拔高或贬低。这些都是让事实迎合新闻,而不是用新闻报道挖掘事实,是一种伪新闻观,是造假新闻的思维。

  以上种种新闻思维方式,都是新闻从业者浮躁的表现。从记者心态上看,“新闻浮躁”表现为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没有大局意识,急功近利,责任淡漠;从记者的行为上看,“新闻浮躁”表现为冲动、盲目,匆忙应付,不调查研究,不深入采访,人云亦云,或宣泄、猎奇,寻求刺激、出位;从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上看,“新闻浮躁”影响下的报道浮在表面,空泛乏味,没有新意,或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报道偏激、失实,甚至出现导向性错误。

  干一行,不一定就非得爱这行,但既然身在其位,就要有这一行的职业精神。放弃对职业道德的尊重,缺乏职业精神,不只是记者行业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通病:某些商人以害命的方式去谋财;某些大学校长身上毫无教育家的气质和育人者的儒雅,而是充满官僚的傲慢和商人的市侩;专家丢掉了知识分子的尊严,热衷于像演员那样以出位的言论赢得掌声……在一个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产生浮躁心理是难免的,但是,“新闻浮躁”与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相背离,比一般的社会浮躁危害更大。

  去除“新闻浮躁”的关键是理性思考,找准新闻工作者的定位,而不能因为个人情绪、个人利益迷失新闻责任和理想,找不准方向。要改变急躁不安、匆忙应付的工作心态,改变居高临下、自命不凡、指手画脚的工作状态,真正沉下心来,体验和感受普通群众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否则,我们做出的新闻报道,只会让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

  浮躁心态难以涵养新闻人正面积极的情操,在做新闻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外,还要有坚实的人文知识结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在事实表述、修饰表意上精益求精,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所报道新闻的主题思想。人文素养是新闻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也是现代人修养心灵的需要。人文素养的培育,也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对于我们干新闻的来说如此,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如此。

  

  (作者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来源:青年记者201312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