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刘宪阁:堂堂博士后,惹不起媒体

2014-01-21 12:27:5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刘宪阁

摘要:

  文/刘宪阁

  2013年11月23日晚,有人在科学网发表了一篇博客:“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科研人王××”。随即于24日中午被该网在新浪微博转载,并改题为:“中国最悲惨的科研人员是这样的——记名校博士后王天旭”。短短140余字,介绍了王博士不想丢失自己的科研梦,而去地方高校为填饱肚子做一些他认为意义不大的事情。然而,“媒体(却)要让世人看到博士后原来是这样的,践踏科研人员的尊严,让他在镜头面前哭泣。”

  这是怎么回事?也曾做过博士后的笔者忍不住好奇,点开了链接。原来是起因于南京的一档电视节目。读罢博文,感触最深的是:“从视频中看到了伶牙俐齿的媒体人员对知识分子的冷嘲热讽,他们没有这么高的学历,他们幸灾乐祸。王天旭他有廉耻心,他让媒体人员不要曝光,打马赛克……(然而)媒体人员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一个雷人的新闻,当然不会听他的,媒体要让世人看到博士后原来是这样的。”

  循此线索,笔者也搜到了那段视频,看后有同感,遂截取上面那段话,转发到个人微博。这些和原微博以及博文一起,很快引起不少关注和共鸣。随着事情的发酵,26日上午科学网特意邀请几位专家,组织了一场有关“中国最惨博士后”的在线访谈。而讨论中涉及较多的,也恰恰是媒体报道本身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比如有嘉宾谈到,新闻报道有最基本的几个点:1.独立性;2.不片面;3.不预设态度。但是“对比一下,只能呵呵”。也有嘉宾认为,媒体报道,可以而且没问题;但没打马赛克,“没有作化名是不对的”。因为还没有达到目前该真名真面向广大观众公开的时候。

  熟悉媒体运作的网友则分析说,王博士很多解释的话显然“被硬剪切掉了”:他跟一群人苦口婆心地解释,但节目中“被播放出来的很有限”。网友直陈:“他不明白,那些人是在做节目,在找新闻亮点,找语言亮点,根本不是在听他解释。”慨叹王博士不知道保护自己,“被一群人利用了”。有嘉宾对此回应说,显然王博士“很需要学习被采访的经验,而且需要在现场仔细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一位网友直言,“象牙塔里边的人,和混迹社会的记者差得太远了,心智和厚黑学水平也就限于实验室斗争”。对此,从事科研工作的嘉宾吕喆教授无奈坦言:“惹不起的,要躲得起。”他并称,王博士这样的事,“实际上就是个例,被媒体名嘴们放大了N倍而已”。有网友则断言:媒体就“喜欢拿一个极端的例子说事,而忽视整个群体的实际情况,甚至引起社会对整个群体的曲解”。

  还有一些网友的思考更为深入,推测此事反映出的学历现象、媒体评论、法院语录等“震撼心灵的东西”,可能与中小学教育有关。有嘉宾深以为然,指出“与中国文化与现实也有关”,是当下社会的一种反映。确实,王博士的话题之所以能引爆网络,显然是触动了网下很多人的神经。诚如有网友指出的,媒体的话听来是不顺耳,“但是符合百姓的普遍心理:不吃饱饭,怎么坚持理想呢?”

  嘉宾庄呈展教授进一步分析说,这个问题触发的,并不是直接因为金钱的缘故,“而是这个节目宣扬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德国,他也长期关注新闻媒体中对教育制度的讨论,算得上非常激烈的德国媒体,也多半会报道一些比如德国人才外流考问体制的问题。但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有媒体像这个节目这样来妄加解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网友同意这样的观察,认为此事最大的问题是“大众媒体将科研庸俗化”。甚至还推测,媒体“带有强烈的个人报复”,因为开始时当事人是要求打马赛克的,但最后似乎又讽刺了电视节目,由此可能导致节目的报复,即播出原始画面。

  微博网友魏骁勇则非常“难受”:“一头牛被一群狗围咬,还没法跟狗讲道理”。话虽糙了些,但理大致不错。他更痛惜:“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更有深度的主题,优秀导演会先用违反常人思维的表象吸引眼球,再尝试走入这个群体,挖掘背后的残酷现实,剖析中国创新型劳动力现状。可现实是他们只能跟无数山寨货一样浅尝辄止,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粗暴的审判。”呜呼!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4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