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金国:报纸该成为什么

2014-02-26 13:25:0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金国

摘要:

   文/高金国
  读者该成为“用户”——虽然表面看只是改了个称呼,内涵却很丰富;那么,报纸又该成为什么?
  2013年年底,互联网世界的几则消息,让老高之类的“老媒体人”有点坐不住了。他们走得太快了,我们不努力,能赶得上吗?能不掉队吗?
  一个,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销售模式,逐步从“温和”走向“革命”。是的,是“革命”,革传统行业的命。请注意,是“传统行业”,不是“商业实体店”。如果你以为受影响的仅是“零售实体店”,那你已经被蒙蔽了。
  2012年,和马云“1亿豪赌”、认为淘宝模式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威胁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一年之后“缴械”,不仅取消了赌局,还公开表示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挤压”。
  腾讯的“带头大哥”马化腾更为睿智。在一次演讲中,他说:“腾讯要与传统行业合作,而阿里要摧毁传统行业。”他说得很客气。客气背后,是杀气,掩藏在客气背后的杀气。腾讯的确四处撒网,与传统媒体在各地展开合作,但仅限于腾讯网。QQ之外,微信又成了气候。没有人敢说,这两个强大的社交工具,不会成为猎杀传统行业的“大杀器”。
  温和的改良成了革命。这场革命,率先爆发于销售领域。传统媒体的销售模式如何改变?如何适应?淘宝上能卖报纸吗?互联网上能卖报纸广告吗?能卖新闻吗?报纸能与淘宝模式深度合作吗?这些问题,你不去想,用户就会把你遗忘。
  另一则消息,不是销售领域的,但更让传统产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它是一个“无生产环节”的商业模式。看看另一场炒作意味十足的“10亿对赌”吧!格力空调是传统企业的代表,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小米手机是新企业的代表,年入300亿元。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手机老板雷军赌的是:5年之内,小米能否超越格力?
  小米手机没有车间、工人,所有生产环节都“外包”给他人!他们只有两个团队:研发团队、售后服务团队。所有的销售完全依赖互联网,没有实体店。这种创新不仅令人新奇,甚至有点不可理喻。但他们不仅做了,而且成功了。
  小米的生产模式,似乎只能算个例。问题是,几年之后呢?淘宝创办之初,“销售全靠互联网”的商品也很少,现在呢?现在的温和改良,几年后是否会成为汹涌的革命?即便不会如此,媒体人也该考虑自己该如何适应这个“跑得太快”的时代。
  从报纸的角度来说,核心的问题就是:报纸该成为什么,用户才买账?马化腾认为,“智能终端是人感官的延伸……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报纸不具备“感官延伸”的诸多功能,但同样可以“延伸”,并通过不同的延伸方式,区别于“智能终端”。如此,才有立足之地。
  第一,要成为“人(用户、读者)思想的延伸”。“智能终端”可以传播思想,却很难“制造思想”。报纸却有“制造思想、观点”的优势以及传统。用户说不出的、想不到的,或者看到了却意识不到的,报纸看到了、点到了,这就是优势。
  智能手机可以延伸人的感官,比如触觉、视觉、听觉,却很难延伸人们的思想。视频、动画是一种“被动收听收视”,不需要主动去理解,不需要动脑筋。阅读则属于“主动去看”,不集中精力就难以完成。这也是报纸可以“延伸人的思想”的先决条件。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是说报纸有评论版了,就算有思想、有观点了。这种“思想的延伸”,应当体现于报纸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新闻稿,如果只是堆砌材料,就是一种“互联网式的堆积”;如果记者进行了提炼,从杂乱的材料中总结、分析、梳理出了读者关注度高的点,就是一种“思想的延伸”。这里的“思想”,不一定是观点、评论,但一定体现了记者的脑力、思维。
  第二,要成为“读者的信息秘书”。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分好几类,各司其职。读者也需要这样的秘书,各有分工。报纸的职责,就是成为“信息秘书”,每天从1万条信息中整理、提炼、简化出读者最关注的10条、20条。这就是读者“使用”你的理由。要不,他凭什么买你的账?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4年1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